象征就是作品中的詞語表達超出了字麵的意思,作家用有限的語言和形象表達了更豐富的意義。文學中的象征有兩種:傳統的象征和作家的原創性象征。
傳統象征是約定俗成的,是人類共同的經驗。作家的原創性象征在於作家的匠心獨運,背景、人物形象、人名、物品都可以用於象征。《白鯨》中的“白鯨”在不同的船員眼裏具有不同的形象和解釋。《紅字》中“A”的不同象征有助於推動主人公形象的改變和作品主題的發展。《簡·愛》中的五個地名與主人公人生經曆的五個重要階段相對,是作家對象征的精心設置。
在一定意義上,所有的故事都是一種象征。大而言之,文學本身就是一種象征,從對象征的理解中可以得到同情心的培養、設身處地的美德與智慧的養成。
象征就是作品的實際表達超出了字麵的意思。象征不僅指語言的象征,還包括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具體形象超出了這個具體的人、事、物本身的意思。所以,不僅詞句能夠表達象征,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物品都可以是一種象征。象征就是作家用有限的字、詞和形象,表達超過了其本身的、更多的意思和更豐富的內容的一種手法。
象征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約定俗成的象征,就是大家都知道這個象征是什麼意思。另一種是作家的原創性象征,即作家給某個對象賦予了新的意思,是作家的獨特用法。
約定俗成的象征
約定俗成的象征又叫傳統象征,代代相傳,是人類共同的經驗和知識。傳統象征的運用最為常見,大家也都耳熟能詳。比如太陽代表光明;月亮代表浪漫的愛情,就像“月亮代表我的心”那首歌唱的那樣;還有大海的象征,我們經常說,要有大海一樣寬闊的胸懷,因為大海代表遼闊寬廣的容量;還有顏色的象征,如紅色表示熱情、溫暖,黑色象征神秘、黑暗等。
有些象征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寓意,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對同樣的象征物也會有不同的解釋。仍以顏色為例,在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小說《紅與黑》中,主人公於連有兩個選擇:紅與黑。紅代表鮮血、流血、戰爭、軍人帽子上的紅纓,引申為軍功、軍隊的榮譽,代表世俗的權力。本來他想跟著拿破侖的軍隊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但是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自中世紀以來,西方修道院的僧侶著的袍子就是黑色的,所以選擇黑就是披上僧袍,追逐神聖的權力。這裏的黑和黑暗沒有關係。
東西方對紅、白顏色的象征理解有很大分歧。中國人所謂紅白事,紅事是結婚,白事是喪葬,以顏色作為不同的象征,分得很清楚。中國人婚禮上喜歡穿紅色的衣服,紅紅火火,熱鬧喜慶;而在葬禮上穿白色的衣服,披麻戴孝。孝布必須是白色的,因為白色代表孝心。相對地,西方人覺得白色代表聖潔、純潔,在婚禮上女方披上長長的白色婚紗,帶著一顆純潔的心海誓山盟。然而隨著時代變化,現在中國人結婚,也開始穿白色的婚紗,或者兩種顏色的服裝都穿,中西合璧,既要喜慶,也要純潔神聖,雙重含義各取其好。
這樣就可以看出,即使是約定俗成的象征,也是可以變化的。所謂約定俗成,就是大家公認的、經過一定年代沉澱下來的東西。再過一個年代,在不同的語境下,這種約定俗成也會改變。說大海是一種寬廣的象征,代表浩渺無垠,但有些人選擇跳海自殺,這樣有些海域就成了死亡的象征。
也就是說,每一種象征都可能有不同的解釋。象征具有多樣性,這就給作家的創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作家總是能寫出一些新的東西。花前月下,月亮是浪漫的象征。但是有的時候,月亮代表很深的憂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表達的是一種很無奈的寂寞。
原創性的象征
除了上麵講到的約定俗成的象征,還有一類象征是我們要關注的,也就是原創性象征,即在具體作品中,作家對一個物象的不同尋常的表達。這種作為象征的東西很多,動物、植物、背景、房子、人名、地名都可以。
先看動物的象征。比如《白鯨》中的白鯨。它是一條鯨魚,但在埃哈伯船長眼裏,它和他捕殺過的所有鯨魚都不一樣,它是一個仇人,一個事關尊嚴的挑戰,一個必須要征服、又不那麼好征服的對手。在船員眼裏,白鯨也有不同的象征,它可以代表自然的力量,也可以代表整個宇宙的神秘、可怕、巨大無比。海洋是白鯨的家,它在大海裏自由馳騁,優雅而舒展,風度翩翩。相襯之下,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人類如此渺小、無助。然而雖然軀體渺小,人類卻雄心勃勃,要征服那麼一個超出自己很多倍的龐然大物——這是勇氣可嘉,還是自不量力?是雄心,還是無知?隨著人與鯨的較量升級,白鯨不再是一個生物,而是代表除了人之外的所有力量,即整個大自然、整個宇宙、整個對人類構成威脅和挑戰的對立麵,代表著對人類雄心的一種考驗。它是敵對的,也是值得尊敬的;它是優雅的,也讓人覺得可怕;它必須被征服,或許也可以相安無事地共處。它所象征的意義,實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