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順理成章地嫁給了林惇。那麼,她跟林惇之間是什麼樣的愛?是夫妻之愛,家庭倫常之愛,正當合理的愛。林惇很愛她,她也喜歡林惇,但是這和對希刺克厲夫的愛顯然不在一個層次。兩個人過著非常安穩的日子,各盡所能,各守其位,相敬如賓。這種愛一方麵與社會地位有關,另一方麵,和許多女孩一樣,凱瑟琳從心裏喜歡這種穩定、舒服的生活,這也是人之常情。過了幾年之後,希刺克厲夫又回來了。這時,凱瑟琳和她丈夫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她是個稱職的妻子和主婦,從對丈夫的妹妹伊莎貝拉的教導來看,也是個合格的嫂子。可以說,她盡職盡責,完全擔當了自己作為一個女人、妻子和母親的責任。當她看到希刺克厲夫別有用心地向伊莎貝拉求婚時,她盡力勸阻:
可惜你不懂他的性格,孩子,沒有別的原因,就是這種可悲的糊塗,才會讓那個夢鑽進你的頭腦裏。求求你別妄想他在一副嚴峻的外表下深深埋藏著善心和戀情!他不是一塊粗糙的鑽石——鄉下人當中的一個含珠之蚌,而是一個凶惡的,無情的,像狼一樣殘忍的人。我從來不對他說,“放開這個或那個敵人吧,因為傷害他們是不光明正大的。”伊莎貝拉,如果他發現你是一個麻煩的負擔,他會把你當作麻雀蛋似的捏碎。艾米麗·勃朗特著、楊苡譯:《呼嘯山莊》,85頁。
她很了解希刺克厲夫會給這個家帶來的嚴重後果。首先他會把她毀掉,然後把她的整個家庭毀掉。所以,她對伊莎貝拉說,你不要嫁給他,他娶你絕不是他的目的,他是為了報複才來向你求婚的。“我知道他不會愛上林惇家的人。但是他也很可能跟你的財產和繼承財產的希望結婚的。貪婪跟著他成長起來,成了易犯的罪惡。”不諳世事的伊莎貝拉當然不會聽她的。因為這個時候,希刺克厲夫有錢也有地位,他通過賭博把呼嘯山莊買到了自己名下,所以也算當地的鄉紳階層。伊莎貝拉接受了他的求婚。
這時,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凱瑟琳思想的分裂,就像她當初做出和林惇結婚的決定時一樣,她內心深處對希刺克厲夫的感情又不可遏製地被喚起,因為那一部分從來也沒有死掉,隻是被壓抑住了。曾經,當這個人淡出她的生活之後,她似乎把他忘掉了,平心靜氣地過著自己的生活。但是,他的出現一下子又喚醒了她昔日的情感,看到希刺克厲夫,她想跟他一塊奔跑,去幹點什麼,同時又知道自己不能那麼做。她一方麵想回到少女時代的那種生活,兩人在荒野裏,拉著手,光著腳,在亂石中間建立自己的城堡和想象中的王宮。另一方麵,她又愛惜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孩子,這個家需要她很穩定地維持下去。
在凱瑟琳和林惇夫妻之間的這種關係中,有愛的責任、愛的義務、愛的承擔,裏麵包含了很多值得珍重的美好的東西。這種對家庭的愛,我們可以說是一種義務,也可以說是一種世俗人倫之愛。然而她隻是在壓抑著自己野性的一麵,盡量做一個尋常的妻子和母親。這一部分主動壓抑下去的情感和那種野性的內心風暴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力量,早晚有一天,會把她撕毀。她就這樣承受著巨大的內心折磨——兩種相反的力量都在往各自的方向死命拉她,一個是內心深處的天性,一個是外在社會的要求。那種原初的、颶風狂飆般的愛變成了難以解脫的糾結與折磨。結果,她死掉了。
希刺克厲夫和伊莎貝拉結婚之後,伊莎貝拉根本感覺不到他的愛,換句話說,她受盡了感情的摧殘。那麼,希刺克厲夫對她的愛是一種什麼愛?占有,利用,折磨,毀滅。他把她當成一件物品,一種顯示自己力量的象征,為了表明自己的地位而占有她,並且利用一切手段摧殘她。後來兩個人生了一個兒子,身體孱弱,好不容易長大,希刺克厲夫又強迫凱瑟琳和林惇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這種婚姻的好處是能夠把畫眉山莊的繼承權也歸屬在他的名下,這樣兩個莊園都成為他自己的財產。於是,愛轉化成了報複的理由,轉化成了仇恨的手段。這種愛是自私的、狹隘的,帶有複仇和毀滅的性質。
凱瑟琳死了很久以後,希刺克厲夫對她的愛還一直深深地藏在心底,像火焰一樣燃燒、吞噬著他的心。他買通人,在她的棺材旁開了一個口子,鑽到她的棺材裏邊抱著她,不管她是屍體還是遊魂,他想拉著她的手,在荒原上走在一起,超越生死的界限,跨越時空的隔斷。
如果這也算是愛,真算得上是驚天地、泣鬼神,同時讓人戰栗、讓人恐懼。這個人已經沒有現實感了,他把自己完全鎖在過去的歲月裏,不計生死,用他自己的話講,他的現實生活已經被抽幹了。愛改變了人。到老年之後,希刺克厲夫變成一個陰沉古怪的人。這就是所謂愛對他的影響。他是個被愛折磨的人。
這個家庭的第三代有三個人物:凱瑟琳和林惇的女兒小凱瑟琳,性格堅韌;希刺克厲夫和伊莎貝拉的兒子,整天病懨懨的(他和小凱瑟琳在希刺克厲夫的安排下結了婚);凱瑟琳的哥哥亨德利的兒子哈裏頓,也就是凱瑟琳的外甥,沒有受過教育,在呼嘯山莊受希刺克厲夫的控製,他性格木訥,頭腦不靈光,但是老實可靠。希刺克厲夫像當年亨德利對待自己一樣,把亨德利的兒子當成仆人,指派他幹粗活。
小凱瑟琳跟她的爸爸一樣有教養,又和她的母親一樣性格堅強,也就是說,她成為文明教化和堅強個性的結合體,所以她敢於麵對自己的命運,能夠從自己的現有環境出發改變自己的處境。在丈夫死後,她關心著哈裏頓,教他識字讀書,兩個人培養起了感情。
小凱瑟琳和哈裏頓之間這種感情和上一代人不一樣。這也是一種愛,是一種在重壓之下的脈脈溫情。這種愛與激情不同,它是探視性的,由相互好奇、關心而生發的深沉的體貼與愛戀。這是一種健全的正常的相互關心,能夠開啟心智,馴化魯莽,彌合衝突,和解矛盾,達成野性與文明之間以及各方麵關係的平衡。愛是不容易的,達成這樣一種正常的愛的關係,經過了三代人,而且曆經磨難。
總結一下,小說描寫的愛有很多種:慈愛,青梅竹馬的愛,夫妻之愛,占有式的愛,摧毀一切的愛,隱忍堅毅的愛。所以,這個作品的一個主題是愛,是愛的發展、愛的轉變,也是愛的進化、愛的教育。
這個作品的另一個主題是恨。希刺克厲夫有很多怨恨、憤恨和仇恨。他和老恩蕭的兒子亨德利之間有恨。故事開始,亨德利看到他父親從外邊帶回一個男孩,他不能像父親那樣慈愛,把他當成自己的兄弟,而自己的妹妹偏偏又很喜歡他。他有的是一個男孩的嫉妒。所以父親去世之後,等到他掌管家業的時候,他馬上把他降為傭人,而且把對他的厭惡表現得淋漓盡致。希刺克厲夫再次回來之後,就引誘亨德利賭博酗酒,並因此得到他的家產。兩人的處境反過來了。此時希刺克厲夫對亨德利不隻是厭惡,不隻是虐待,而是一種恨的升級。
恨的主題還體現在複雜的人物關係上,以及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人的命運轉折中。凱瑟琳和伊莎貝拉對希刺克厲夫一開始都是一種愛,然後轉變成一種恨。這種恨和亨德利與希刺克厲夫之間的恨是不一樣的。
希刺克厲夫與亨德利之間、與凱瑟琳之間、與伊莎貝拉之間都有性質不同、程度不同的恨。還有,小凱瑟琳、哈裏頓對希刺克厲夫也都有不同的恨。或水火不容、恨之入骨,或由愛而恨、由怨生恨,不一而足。
除了愛與恨,小說展示了兩種生活的對比。首先,兩個莊園具有不同的象征。一個是荒涼、粗獷的呼嘯山莊,給人狂風呼嘯一樣的感覺;另一個是優雅、和諧的畫眉山莊。兩個山莊的名字都特別傳神,代表了兩種迥異的風格和氛圍。
到了最後,小凱瑟琳和哈裏頓兩個人的關係,代表了一種和解之美、和解之愛。這兩個人跨越了障礙、克服了偏見,最後實現相互包容。哈裏頓天生木訥,不識字,也沒見過世麵,從小就在家裏,像牲口一樣被養大,像牲口一樣被使喚,除了幹粗活,什麼也不想,頭腦很簡單。而小凱瑟琳冰雪聰明,懂得很多。兩個人從家庭背景、智力才情等各方麵的差距可謂天壤之別。這樣,兩個人要相互接受,就需要一種和解、體諒、寬容和包涵。當然最打動人的是兩顆誠實的心靈在一起,這比什麼都重要,它是跨越一切恩怨情仇的基礎。這是一種不一樣的力量、不一樣的愛。
在這部小說裏,根據人物性格和命運的不斷推進,小說展示了不斷豐富的主題。我們讀到了令人發指的恨、催魂奪命的愛,善與惡的交織、文明與荒蠻的對壘、溫情與專橫的矛盾,控製與反叛、占有與逃脫之間的衝突,還有對愛的邊界、愛的層次的不同理解,以及對人性的同情和悲憫等等。如果我們單純理解它的愛的主題,則這種愛如颶風,似狂飆,肆意升騰,捉摸不定。
把這個故事講清楚並不容易,它的敘事結構非常複雜,我們將在“視角”一章再說明這個故事是怎麼講出來的,人物關係是怎樣的,小說如何一層一層撥開迷霧把故事敘述清楚。在這部相對來說篇幅不太長的小說裏,講述這麼長的家族曆史,刻畫這麼多的人物,表達這麼錯綜複雜的主題,小說一定有一個非常靈活的、能夠讓我們接受的敘述角度,這就是視角,也是我們下一章的內容。
《了不起的蓋茨比》:愛情、財富與夢想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小說家菲茨傑拉德的小說,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美國經濟繁榮時期。
這部小說首先講了一個愛情故事。主人公蓋茨比喜歡的女孩叫黛西。她出身高貴,美麗且富有,蓋茨比對她一見傾心,幸運的是,黛西也喜歡他。蓋茨比儀表堂堂,精力過人,充滿理想,對人生滿懷希望。他在黛西的身上,找到了自己完美的理想化身。可是,由於蓋茨比缺乏黛西看重的家庭背景、社會地位,而且沒有金錢保障,所以他失去了她。五年之後,等他發財回來,黛西已經嫁作他人妻。
小說沒有寫明他是怎麼發財的。那是美國頒發禁酒令的年代,也是個黑幫橫行的年代,一夜暴富的神話到處都有。不管怎麼說,蓋茨比從默默無聞的窮小子一下變成了大富翁。他的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他特別選擇與黛西家相鄰的海灣購置房子。然後,大擺筵宴,廣納賓客,遍請紐約著名的藝術家上門表演,一流的樂隊配樂伴舞,家中一派歌舞升平。他家誰都可以去,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吸引黛西哪天能夠回眸一望。終於有一天,黛西真的去了。兩人舊情複燃。隨即,事情被黛西的丈夫發現了,要求跟她談判,談判的地點在市裏的一家旅館。談判之後,黛西又一次麵臨選擇。
黛西的第一次選擇是在她年輕的時候,她因為蓋茨比貧窮而拋棄了他。第二次選擇是在蓋茨比發財後,她決定跟他重修舊好。這第三次選擇是致命的。她丈夫讓她選擇,是跟蓋茨比還是跟自己。黛西再次選擇了她的丈夫。結果,她丈夫看似寬宏大量地允許蓋茨比和黛西同車回家。黛西開著車,路上她丈夫的情人看到車,還以為她丈夫在裏麵,便出來攔截。黛西把她丈夫的情人撞死了。蓋茨比替她承擔了車禍的後果,讓別人以為是他開的車,黛西也默認了。於是,黛西的丈夫的情人的丈夫(這樣說有點拗口)認為是蓋茨比把他的妻子給撞死了,就拿槍到蓋茨比家把蓋茨比打死了。
蓋茨比的故事是個悲劇。它一方麵講的是愛情,另一方麵講的是對愛情的背叛。這種愛情被賦予了太多的色彩。對於蓋茨比,這不僅是愛情,還是夢想。蓋茨比把他的夢想集中在黛西身上。所以,他的夢想實際上是通過黛西體現出來的。那麼,黛西是什麼樣的人,能否代表蓋茨比的夢想?這是問題的關鍵。
黛西是個物質女郎,她的聲音很有魅力,也讓人很困惑。蓋茨比一語道破了其中的奧秘:
“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他忽然說。
正是這樣。我以前從來沒有領悟過。它是充滿了金錢——這正是她聲音裏抑揚起伏的無窮無盡的魅力的源泉,金錢叮當的聲音,鐃鈸齊鳴的歌聲……黃金女郎……菲茨傑拉德著、巫寧坤譯:《了不起的蓋茨比》,101頁,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蓋茨比在黛西身上寄予了自己所有的夢想。因為黛西喜歡錢,他就掙了很多錢;她出身上流社會,他就想方設法抬高自己的社會地位。黛西各方麵都非常符合“大家閨秀”的標準。這個夢想雖然看似輝煌燦爛,實際上,他要被他的夢想拋棄也很簡單。當黛西的丈夫讓她做出選擇,她還是選擇跟她丈夫繼續過下去。
蓋茨比又一次發現自己非常孤立、無助。不是他愛黛西就夠了,不是他自己表現得多麼有信心就夠了,也不是滿足她所有的要求就夠了;黛西說不要他了,就不要他了。黛西做出這種選擇的依據在什麼地方呢?蓋茨比是新貴,一夜暴富,財富來曆不明,也許是因為違法販賣私酒。當黛西的丈夫向她指出這一點時,黛西選擇放棄了他。這個夢想非常瑰麗,同時也非常容易破滅,像個肥皂泡一樣。蓋茨比找到了夢想,但是,把夢想寄托於黛西所代表的物質之上,也說明這種夢想的不可靠。這個夢想的根基不是他想的那樣,不足以寄托他真正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