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神秘的“地下城”,巴黎下水道博物館(2)(1 / 3)

為創造節水型城市,東京都政府積極推進的一個重要政策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來自汙水處理場的處理水。來自建築物的汙水、雨水、工業汙水、處理過的下水等都可看做是水資源。東京都政府積極“複活”幹涸或水流極少的水道,以改善濱水環境,創建網絡型濱水區和綠地係統。從1995年3月開始,來自落合汙水處理場的高級處理水作為源水供給16公裏以外的東京南部中心區的三條平時水流極少的河流。東京都政府也計劃利用再生水“複活”其他小河與水道。

東京都下水道局研究開發了能防止不被汙水分解物與懸浮物腐蝕、阻塞的熱泵熱交換器,這一熱利用係統稱作“城市熱能”。目前在9個汙水處理場、2個抽水泵站都安裝了這一係統,目的是將汙水和汙泥焚燒的餘熱送至老年人福利、醫療機構。

在下水道空間的利用上,他們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市區,東京都下水道局有12個處理場和80個抽水泵站。這些汙水設施及場地正被當地居民多種利用,如在汙水處理場、汙水處理設施上部建設公園、體育場、遊戲場、遊泳池等開放空間。同時,為高效利用土地、節約用地,一些汙水處理場使用雙層式的沉澱池,埋地的深層曝氣槽目前也被廣泛運用,既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間,又可使其上部空間作為公共活動場地。東京內的部分下水道管網用作信息通信網走廊,從而更有效地利用了下水道內部空間。

而且,為了多用途地利用雨水,東京還修建了許多雨水滲透設施,例如入滲池、滲透井、滲透樁、滲透箱、滲透U字溝,透水性鋪裝等。這些滲透設施既減少了地麵徑流,又保護了水資源,同時也維護了環境的平衡。同時,東京利用公園、校園、體育場、停車場等合適的場地,修建了大量的雨水貯留設施。

典型的例子就是1989年開業的東京港區的野鳥公園,園內水景均來自雨水,形成了濕地、蘆葦蕩、草地、自然生態園、樹林及水池等景點,園內的野鳥有數百種之多。野鳥公園再現了多摩河下遊地區的自然風貌,成為東京地區著名的觀光勝地。

然而,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忘記巴龍·奧斯曼以及厄熱·貝爾格朗,因為在19世紀就能夠設計出這樣複雜的地下下水道係統,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超前於時代的創舉。

●在下水道裏,流傳的離奇故事

巴黎的下水道工程令人歎為觀止。而在這地下道裏還流傳著幾個離奇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有關鱷魚的。傳說巴黎的下水道裏生活著一隻鱷魚,這個故事來自城市傳說。巴黎人樂於相信這些傳說,但對於鱷魚這樣的野生動物有可能在他們的腳下活動也將信將疑。

然而,1984年3月,三名下水道清潔工為檢修設備而進入新橋下的下水道。他們發現隧道深處有個奇怪的東西。

在離他們數米遠的地方,一個身長約一米的爬行類動物在黑暗中瞪著黃色的眼睛盯著他們。消防員們在得到消息後趕到,費了些力氣才用套索抓住了這隻動物,然後送往巴黎動物園。這是一隻年輕的尼羅鱷,大概是從一家動物園中逃脫的。如今,這隻被生物學家起名為埃莉諾的鱷魚在瓦訥水族館過著幸福的生活。這位“明星”住在為其量身定做的池子裏,現在已經是身長3米,重達250公斤。

第二個則是關於地下電影院的。“洞穴警察”是指那些負責監視巴黎地下通道安全,特別是驅逐地下墓穴探險者的警察。他們有時會有有趣的發現。

2005年的一天,8名警察在巴黎16區夏佑宮地下的采石場巡邏。他們發現一處工地,一塊篷布遮住了入口,旁邊的牌子上寫著“需戴安全帽”和“注意,有惡犬看守”。這一切看起來都符合規矩。可是,這個工地卻不在采石場監察總署宣布的名單中。

於是,警察們扒開篷布檢查,馬上從20米遠的地方傳來狗的凶惡咆哮聲。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音響裝置,一觸動篷布就開始學狗叫,為了讓好奇者遠離這裏。不遠處還有一顆假炸彈,旁邊的十字架上寫著警告:你還有5分鍾。原來,古老而神秘的夏佑宮地下電影資料館被改造成一個私設的電影院:用石頭鑿成的座椅和能移動的椅子擺在一塊放映屏幕前。第二天,當警察再度光臨時,所有一切都被一群城市探險者搬走了,這些人不久後提出要改裝一家電影院。

還有埃菲爾鐵塔被出售的事件也頗為離奇。1925年,一個叫維克托·盧斯蒂希的皮條客導演了一出世紀詐騙案。此人假冒伯爵身份,邀請巴黎5家最大的廢鐵商到裏永飯店,要跟他們做一筆大生意:出售埃菲爾鐵塔。這個騙子拿出一張憑證,自稱是當時的共和國總統加斯東·杜梅格交給他的。雖然難以置信但卻千真萬確,這些潛在的買家竟然立即相信了這些吹牛皮的大話。數天後,競拍獲勝者安德烈·普瓦鬆開出支票,並認為這個世界聞名的建築屬於自己了。騙子沒在附近停留,到銀行兌換了支票後便乘坐“東方快車號”去了維也納,從此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