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劇院下麵有湖?對於這樣的問題,也許你也會發出疑問。這就是關於歌劇院下蓄水池的故事。
巴黎歌劇院下麵到底有沒有湖?盡管這個問題吸引了幾代好奇者,但是真相遠沒有傳奇故事那麼浪漫。實際上,歌劇院下麵是有一個容納含水層的3.2米深的蓄水池。含水層是由建築師夏爾·加尼耶在建造歌劇院時發現的。在嚐試用不同辦法將水抽幹失敗後,建築師決定將劣勢為我所用,建了一個完全密封的水泥井壁。這樣既可以穩定水流,同時也可以讓原本比建築物兩翼要輕的歌劇院中央舞台部分增加重量。如今,這個地方用來儲水以防火災,巴黎的消防隊員還在這裏做潛水訓練。
接下來再來看看巴黎法院的修女。有誰知道,在巴黎法院的圍牆後麵,有一些修女仍然在侍弄著最後的“中世紀禦花園”?
這些修女住在收容所裏,負責這裏的膳食和打掃女客的房間。她們主要是和收容所裏來來往往的人接觸與交流,傾聽他們的疾苦。禦花園隱藏在這座中世紀城堡主塔的後麵,是修女們打發閑暇時光的去處。
最後,則是一個關於修複先賢祠古鍾的說法。城市探險者有時也會有善舉。
有一群這樣的探險者,他們成功地潛入先賢祠,並不是去破壞文物,而是去修複一座古鍾。2005年10月的一天,館長發現先賢祠被人非法侵入並報警。第二天,一些參觀者給館長打電話,帶他看了正在修複的古鍾。
這座鍾建造於1850年,1965年就停擺了。盡管館長承認修複工作做得很好,但是仍不能容忍這樣一種潛入行為。他要求他們停止這種深夜來訪,可是無濟於事。12月25日午夜,古鍾又開始擺動起來。修鍾的城市探險者們離開先賢祠之前在留言簿上署名,並留下該團體修表師的職業資格證。
這就是巴黎的下水道世界,這裏的城市建設不僅意識超前,順應了現代城市立體發展的理念,而且還充滿了古老的氣息。迄今為止,巴黎還在不斷地往下挖,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另一個都市傳說會以更加不可思議和更加令人耳目一新的麵貌出現在人們麵前。
●天堂與地獄——地下墓穴,另一麵是黑暗
舉世聞名的巴黎地下墓穴原是一個廢棄的采石場,整個地下墓穴占地1.1萬平方米,1994年,巴黎政府將300公裏地下隧道中的1公裏左右開放為參觀區域,陰森潮濕昏暗的地道高2到3米,一邊是石牆,另一邊是成堆的骨頭,當中寬度僅2米左右。
巴黎地下墓穴共有六七個街區那麼大,分布於巴黎4區、5區和15區的地下。它是法國15世紀以來,巴黎天花、瘟疫、水災和18世紀法國大革命與巴黎公社起義,以及兩次世界大戰的致死的人骨組成的洞穴。
墓區的內部是巨石壘就,堅固牢穩,中間是走道而兩邊是骨頭蓋的洞穴、小橋,骨架堆砌的骨頭牆,一排排整齊擺列,一看就知道是經過人工擺放,較有藝術性。仔細觀察,骨頭上還閃著綠光,在昏暗的燈光下頻頻閃爍,有冰水從洞穴頂上滴下來,會嚇人一跳,仿佛死人的眼淚一般。另有些頭蓋骨,離走道很近,遊人觸手可及,經過千上萬撫摸,像夜裏的月光,皎亮慘白,透著一絲陰冷。
當走進這些地道時,除了感歎地道本身的通達,更會驚訝地發現,大腿骨被排列成了比較整齊的骨頭牆,碎骨頭用來填充,而頭蓋骨則在大腿骨組成的牆上鑲了幾道邊。在這裏,骨頭好像是客觀存在的創作素材,讓人忘記它們曾經是血肉之軀,更像是靈魂的載體。
在18世紀,因為巴黎爆發了天花疫症和瘟疫,大批巴黎居民死亡,而地麵的公墓麵積嚴重不足,於是當時的市長決定挖坑,將死者埋進土中,一個月後再把剩下的骨頭拿出來填進地下坑道和一些地下建築中,於是部分地下隧道便會通往這些堆滿骨頭的地下建築中。
1786年,巴黎衛生情況緊急。當時,人們習慣死後葬在家附近街區教堂的墓地,這些墓地屍滿為患,被挖掘了好幾層,人們為了埋葬新的逝者,將以前地下的白骨都掘出地麵,屍骨真的是滿到溢出來了。當時的警察局長為了解決公眾衛生危機,毅然決定將市區的公墓全部翻出,把埋葬的屍骨全部轉移到地下的廢棄采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