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神秘的“地下城”,巴黎下水道博物館(1)(1 / 3)

法國首都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館從外表上看並不特別,就是一個普通的下水道井蓋。但是掀開這個井蓋進入地下,仿佛進入了一個地下宮殿。巴黎下水道雖然修建於19世紀中期,但是用現在的眼光看,這些高大、寬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實在是不同凡響。

巴黎的地上有盧浮宮,有埃菲爾鐵塔。而在它的地下,則有一個總長2347公裏的堪稱傑作的偉大工程——世上最長下水道,更成了巴黎人驕傲。

正是當今世界最著名的“魅力之都”巴黎,近一個多世紀以來,作為國際大都市,巴黎一直在想方設法利用現有空間,同時“上下求索”,尋求突破。除了充分用好地上空間之外,巴黎人對地下空間的運用也十分到位。巴黎的地鐵技術世界領先,線路四通八達;巴黎的地下排水道設計規劃科學,功能完備,更為各大城市的楷模。

距今140多年前,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曾經寫道:“在我們這個世紀,巴黎下水道仍是一個神秘的場所。如果知道自己的下麵是個可怕的大地窖,巴黎會感到不安。”

雨果筆下的人物曾多次從下水道逃生。如果你看過法國作家雨果的小說《悲慘世界》,讀到主人翁背著進步青年瑪裏烏斯,被警察追捕,最後終於在巴黎的地下排水道中找到避難所時,一定會對巴黎那宏大的地下排水係統而感歎。

如今的世紀當然不再是雨果的世紀了,巴黎下水道也不再是個“可怕的大地窖”,想象力豐富的雨果也不會想到的是,這個“神秘的場所”竟然有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下水道博物館”。這個總長2347公裏的世界上最長、最現代化的下水道成了巴黎人的驕傲和外來遊客的觀光勝地。

巴黎下水道既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也是法國獨特藝術和文化的混合體,是現代巴黎的有機組成部分。巴黎下水道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參觀的地下排水係統,從1867年世博會開始,就陸續有外國元首前來參觀,現在每年有10多萬人來此參觀學習。而下水道也像盧浮宮一樣潔淨。

巴黎下水道博物館位於埃菲爾鐵塔東側的塞納河南岸,阿爾瑪橋南橋堍的拐角處。

站在巴黎下水道博物館的進口處,你會發現博物館入口是一個極為平常的環衛工人檢修下水道的入口。遊人沿著螺旋鐵梯走下去,再經過一段窄窄的巷道,就來到了被稱為“城下之城”的巴黎下水道。

下水道博物館的第一部分是由一段已廢棄的下水道改成的下水道曆史展示廳,巷道中間是一排圖片展示牌。從此處的圖片介紹可以知道,早在1200年,巴黎就有了排放雨水與生活汙水的露天排水道,地下排水係統則是1370年建造的。現在巴黎使用的地下排水係統,是1850年的一個名叫歐根·貝爾格蘭德的人設計的,每天能排放120萬立方米的汙水。

參觀完了下水道曆史展示廳,就可以來到一段正在使用中的下水道。巴黎的下水道十分寬敞,中間是寬約3米的排水道,兩旁是寬約1米的供檢修人員通行的便道。進入下水道後,並無預想中的腥臭味,隻會覺得有股淡淡的土腥氣,還能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在下水道裏,每隔一段路,便可看到一個通往地麵的鐵梯,爬上去就是街邊的陰溝蓋。巴黎馬路上的積水和市民的生活汙水通過各種管道流入下水道,這些汙水先經過一個過濾係統,經過淨化處理的水最後流入塞納河。

在下水道博物館的最後部分是個電化館,這裏有個能容納20人左右的電影放映廳,循環放映一部隻有音樂,沒有旁白的介紹巴黎地下排水道曆史的短片,而這部短片的構思和高超的製作水平也不得不令人佩服。

●“地下快被掏空的城市”——四通八達的水道

自古以來,法蘭西民族就是一個愛“挖洞”的民族。巴黎老城本身是以挖地下的石頭建造起來的。四通八達的地鐵、縱橫交錯的地下排水道、大麵積的地下商城、停車場、隧道、地窖、各種管線以及古代遺棄的礦穴,使得巴黎的地下快被掏空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巴黎的曆史在地下”似乎並不為過。

提到下水道,人們通常會聯想到汙穢、臭氣熏天和渾身濕漉漉到處跑的老鼠。世界上許多城市的下水道也的確如此。可是,巴黎卻是個例外。

巴黎的下水道不僅沒有“髒、亂、差”的影子,而且成為巴黎的一個旅遊熱點,是巴黎人的驕傲。在這裏,人們會領略到一個完全不同,且能與巴黎美麗市景相媲美的全新的、充滿藝術與文化的世界。

巴黎下水道四壁整潔,地上沒有髒物,幹淨程度可與巴黎的街道相媲美。置身其中,人們不會聞到預想中的腥臭味,隻覺得有股淡淡的土腥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即使女士穿著幹淨美麗的裙子在裏麵行走,也不會被弄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