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論社會教育(1 / 1)

綜上所談:此刻的中國,天然地要注重民眾教育,或說社會教育。此民眾教育或社會教育,即鄉村建設。中國的民眾多在鄉村,故民眾教育,即鄉村民眾教育。中國是鄉村社會,故社會教育即鄉村社會教育。此種教育,是很活的、很實際的教育。此教育即鄉村建設。

摘自梁漱溟《社會教育與鄉村建設之合流》(1934年)《梁漱溟教育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49頁

成人教育施行的辦法:一方麵須要民眾教育;一方麵須要構造一特殊環境——置受教者於其地而教育之。此刻的中國,已不能用學校式的教育,而應以社會式的教育為主體;抽鄉民而置之於學校,亦事實所不許。事實上非在其原來的環境裏,教以農業改良,教以鄉村自治不可。

摘自梁漱溟《社會教育與鄉村建設之合流》(1934年)《梁漱溟教育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49頁

我們要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創造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教育民眾。比方,演劇、唱歌、演講、報告時事、說故事、談天、放電影、開留聲機、畫一張抗敵漫畫、貼壁報等等,都是一種教育方法。用這許多方法把民眾團聚在我們周圍。

摘自戴伯韜《立即成立小學教師假期服務團》(1937年)《戴伯韜教育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頁

要十分明白,群眾文教工作的目的,是經過群眾自己覺悟,自願地改造他們的腦筋,自願地擠掉封建傳統,自願地接受新民主主義文化。

摘自羅邁《開展大規模的群眾文教運動》(1944年)《老解放區教育資料》(二)教育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頁

邊區群眾文教工作的當前任務,是開展衛生、教育、報紙、文藝的大規模群眾運動,在生產第一與繼續發展生產的基礎上,五年至十年內,掃除百分之三與百分之六十的死亡率,大大增加人口繁殖率,掃除四十歲以下的男子與三十五歲以下的女子中的文盲,大家能讀能寫,健康愉快,享有新文化生活,從而有充分能力向前發展政治經濟。

摘自羅邁《開展大規模的群眾文教運動》(1944年)《老解放區教育資料》(二)教育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頁

現行社會教育之推行殊少成效,究應如何改革?

(一)社會教育應配合整個國家教育的政策。

(二)社會教育更須切於實用,人民需要什麼,就給他們什麼。

(三)社會教育的方式必須靈活,使受教育者感到興趣。

摘自黃炎培《對於中國今後教育設施的意見》(1947年)《黃炎培教育文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09—310頁

教育任務

(一)關於幹部教育:中國是一個被民族壓迫與封建壓迫所造成的文化落後的國家。中國人民解放鬥爭,迫切需要知識分子,因而知識分子特別顯得重要。因此,今後政府應有計劃地從廣大人民中培養多種知識分子幹部,並注意團結與教育現有一切有用的知識分子。

(二)關於群眾教育: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民主主義必要的條件。

(三)關於舊知識分子之改造:對於舊文化工作者、舊教育工作者的態度,是采取適當辦法教育他們,使他們獲得新觀點、新方法,為中國人民服務。

摘自徐特立《在教師節談新民主主義教育》(194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