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教育的管理(1 / 1)

本校教授管理亦無以異,是惟在引導學生之自動力而已。諸位先生倡之,老學生行之,新學生效之,無須個個提耳諄囑也。而精神則在“誠”字、“真”字、“信”字。本校至今辦理小有效果者,恃有此耳。

摘自張伯苓《南開學校的教育宗旨和方法》(1916年)《張伯苓教育言論選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3頁

我們既辦了職業學校,在學生分科選業上很有關係。因而想到豈但是職業學校有這種情形,就是別的學校學生來學,憑怎麼方法替他們分科?用怎樣方法教導他們養成他們職業界的種種資格?學成以後,更有怎麼方法使得他們走一條相當的出路?仔細想想,這個職業指導,簡直是職業教育的先決問題了。

依我想來,說到職業指導這件事的根據,脫不了兩個標準。一個是職業心理,一個是社會狀況。

摘自黃炎培《〈職業指導號〉的介紹語》(1919年)《黃炎培教育文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頁

現在升學辦法(小學升中學,中學升大學)流弊滋多,應如何補救?

(一)各級學校,不論公立、私立,既然均照規定標準而設置,由初而中,由中而高,自應相互銜接,學生的升學不應再加以限製。

(二)中學畢業要會考,升學又要經過入學考試,這樣的重複考試殊不合理,所以中等學校的畢業會考必須取消。

(三)升學考試應改進,特別注意的是青年的健康。同等學力的錄取名額應增加。

摘自黃炎培《對於中國今後教育設施的意見》(1947年)《黃炎培教育文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08—309頁

至於弟在大學,則有兩種主張如下:

(一)對於學說,仿世界各大學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無論為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命運者,雖彼此相反,而悉聽其自由發展。……

(二)對於教員,以學詣為主。在校講授,以無背於第一種之主張為界限。其在校外之言動,悉聽自由,本校從不過問,亦不能代負責任。

摘自蔡元培《致(公言報)函並附答林琴南君函》(1919年)《蔡元培教育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64頁

學務調查在教育上實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國家歲費幾百萬去辦學校,而學校所獲的效果究竟有多少,這是辦學者急須要知道的。不但辦學者要確實知道辦學的效果,就是做教員的也極要知道究竟他們教書有沒有成績,他們的學生究竟得到多少益處。不但辦學的和教員們自己要知道辦學的效果和教書的成績,而一般最關心學校的如學生之父兄也要知道子弟讀書究竟有沒有進步。有了上麵所說的幾種需要,學務調查是各學校急應舉辦的。

摘自陳鶴琴《調查小學之方法》(1924年)《陳鶴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頁

教育視導的目的是什麼?簡單說來有下麵六種:

1視察學校——本正當態度和客觀眼光視察一地或一區學校教育的真相。該調查的用調查法,該測量的用測量法,該和校長教員們麵談的,便和他們麵談,務求了解視察學校的真相,免去種種隔閡。

2輔導教師——教師需要輔導,新進教師亦然。我國學校教師資格太差,能力太弱,視導之事,倍感需要。藉著視導,一方可防教師陷於失敗,耗費公家經費,虛擲學生光陰;同時又可發展其才能,使成一創造的自由的教師。從另一方麵看,藉著教育視導,又可使全校教職員合作,齊謀共同目的的達到。

3改進教法——如何運用科學方法以增進教學之效能,亦為教育視導目的之一。

4發展學生——這是一個極重要的目的。可以說一切教育設施,無非直接間接設法叫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教育視導在使學生智德體各方發展得十分舒暢。其中包含數要義:a在設置適宜環境以啟發學生的興趣;b在設法適應各人不同的需要;c在涵養學生的德性;d在養成經濟的求學習慣;e在發展學生創造的建設的思想。

5從事專門研究——近代教育科學的研究日益進步,教育視導方麵亦有極好的成績。近人承認教育視導,不僅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學術。……

6統一教育行政——視導員為官廳的耳目,藉著他的視導來推行教育政策,勵行教育法令,並推進教育事業,使其努力達到標準,以收教育行政統一之效。

摘自羅炳之《教育行政(包括學校管理)類》(1946年)《羅炳之教育論著選》江蘇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1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