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菲爾比(2)(2 / 3)

但“智者千慮,終有一失”,與虎謀皮,談何容易。菲爾比。最終還是栽在過去的學生一安格爾頓和哈維的手裏。

原形欲露

在審查了克裏維茨基的檔案之後,安格爾頓開始懷疑當時擔任英國外交部美洲司司長的唐納德·麥克萊恩。麥克萊恩畢業於劍橋大學,1944年至1948年間曾在華盛頓任職。他生於一個顯赫的蘇格蘭家庭,在劍橋期間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分子,曾表示要去蘇聯參加革命,畢業後,麥克萊恩並沒有去蘇聯,而是突然摒棄革命熱情,進入英國外交部,並立刻成為模範官員,1944年,麥克萊恩被提升為莢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的二等秘書,除主管大使館的機要室外,還特別兼管大使專用密碼,丘吉爾給杜魯門的電報就是用該密碼編發的。

不久,美國密碼工作人員從已截獲的電報中成功地破譯出一個情報:霍默以探視懷孕的妻子為掩護,每周去紐約兩次,同他的聯係人接頭。這個活動方式與麥克萊思任二秘時每周去探望懷孕的妻子梅林兩次的情況完全一致-毫無疑問,麥克萊思就是霍默,但要拿出確鑿的證據並非易事,麥克萊恩受到監視,不能再接觸任何秘密文件,他自己卻渾然不知。

菲爾比感到有必要告訴麥克萊思有關他的危險處境,於是他就此事與當時任大使館二秘的蓋伊·伯吉斯商量。在伯吉斯找到房間之前,曾同菲爾比住在一起。這在當時情況下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兩個秘密工作人員不能住在一起。

當時,伯吉斯正想回英國,如果伯吉斯從美國回到倫敦,他去看望美洲司司長就成當然的事,也就可以促成營救活動。但是,伯吉斯如果是在麥克萊思失蹤之前主動要求回去的,那就會讓人生疑,所以菲爾比決定搞成是被強行送回去的。

這個方案正合伯吉斯心意,伯吉斯他采取了最簡單的方法。於是,一天下午,伯吉斯三次因高速行車而被截住查詢,每次他都訓斥警察侵犯他的外交豁免權。鑒於他的無理取鬧,胡攪蠻纏,弗吉尼亞州州長將此事報告了美國國務院,幾天之後,伯吉斯又在一次盛大的聚餐會上調戲美國情報官員哈維的妻子,與哈維發生衝突。

由於在美國任職期間言行“失慎”,伯吉斯隻好打道回府。1951年5月25日晚,在英國軍情五處準備審訊麥克萊思的前夕,麥克萊思和伯吉斯塔乘客輪渡過英吉利海峽,從此無影無蹤。直到1956年,他倆才在莫斯科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露麵。

伯吉斯的潛逃是菲爾比萬萬沒有料到的,這樣一來,菲爾比必將受到懷疑,因為隻有幾個既認識伯吉斯又知道麥克萊思的人受到懷疑,雖然缺乏證據,美國中央情報局還是基本斷定菲爾比是一名蘇聯間諜,安格爾頓將所掌握的材料轉交英國秘密情報局,並聲明菲爾比作為情報聯絡官不再受到歡迎。

英國軍情五處也據此動手編寫菲爾比的履曆材料,這一次他們不再說“沒有問題”,而是找到許多疑點。但由於菲爾比的精明,英美情報部門隻能做出“查無實據,保留疑義”的正式結論。

臨危不懼

伯吉斷和麥克萊思一起潛逃使菲爾比麵臨重大抉擇:是走是留。他首先考慮了兩件事:一是拆掉藏在房間裏的秘密設備;二是了解聯邦調查局的態度,因為迭涉及到逃跑的具體安排。雖然拆掉設備是非常緊急的事,但考慮到如果聽到消息後就立即離開大使館,會讓入起疑心,菲爾比遂決定等等看。隨後,菲爾比還親自向美國情報部門通報了情況,發現他們態度很正常,對事實真相還很不了解。

了解到這些情況,菲爾比感到輕鬆多了,憑他多年從事情報工作的經驗,斷定他還會有幾天的寬限。他知道未經秘密情報局同意,軍情五處不太可能要求聯邦調查局來監視他;同時,秘密情報局也不會隨隨便便去損害自己的一名高級官員的聲譽。基於以上認識,菲爾比大膽地進行了銷毀證據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