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軍隊以後,他進入了柏林的一家大學攻讀哲學。由於家庭原因,他決定去基爾。1918年夏,他加入了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並立即接受了任務。交給佐爾格的第一項任務是,與幾位同誌一起組織一個社會主義大學生小組,由佐爾格擔’任小組負責人。他遭到德國軍警追捕,佐爾格不得不繼續攻讀自己的專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19年10月15日,理查德·佐爾格加入德國共產黨。1021年與克裏斯蒂安結婚,這一婚姻持續了8年,夫婦終於在1928年分手。1925年,佐爾格到達莫斯科,3月加入蘇聯共產黨和蘇聯國籍。
1928年,佐爾格被出乎意料地叫到蘇聯紅軍總參謀部情報部部長楊·卡爾諾維奇·別爾津那裏。別爾津說佐爾格是一位有才能的偵察員,認真細致的評論員和可信賴的有預見的人。他試探地問佐爾格,是否願意放棄現在的工作轉入秘密戰線。佐爾格深知,這將完全攻變他的生活,要深入到敵人的營壘內部,冒更大的風險。但他還是接受了任務,並接受了秘密情報工作的訓練。當時,中國是各種利害衝突的焦點,各種勢力都在這裏進行著角逐和較量。所以在1929年,別爾津決定派佐爾格前往中國。他通,過老同事、德國漢學家和德中協會會員卡爾·奧古斯特·維特福格爾的關係拿到一份在社會上享有盛譽的德中協會計劃研究多項專題的委托書。這對他工作很有利。
中國三年功績顯赫
1930年1月10日,兩個德國人搭了一艘日本船到達上海。他們旅行護照用的是真實姓名:理查德·佐爾格博士和魏加頓先生。
佐爾格在中國的頭6個月,以記者的身份作掩護站穩腳跟,著手建立組織。他的第一招就是登門拜訪德國駐上海的總領事館,向他們出示了德國外事廳的推薦信。總領事對佐爾格與德中協會簽訂的“中國銀行法的起源和發展”的合同很感興趣。他介紹佐爾格認識了德國駐南京公使館的參讚、北京公使館的副領事、廣州的總領事等。佐爾格真是好運氣,一下子撞開了幾扇大門。他選擇新聞和研究工作對於IQ護他的真實身份,從事自己的秘密使命非常有利。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佐爾格立即冒著生命危險前往中國的東北地區,並就此問題在《德意誌糧食報》上發表文章。在《法蘭克福日報》駐遠東記者、著名美國左翼人士史沫特萊女士的幫助下,佐爾格認識了日本記者尾崎穗吉博士和日本通訊員川合定吉,中共黨員和德共黨員露特·維爾納。為了與莫斯科中央總部建立聯係,佐爾格將較長的調查報告用照相機一頁一頁地拍攝在微型膠卷上,然後通過上海——哈爾濱交通線定期傳送出去。一些特別重要的簡短急訊則必須使用無線電傳送。不久,莫斯科總部派波蘭共產黨員約翰接替了這項費時的由佐爾格本人親自操作的工作。為了加強無線電通訊工作,1931年,總部派馬克斯·克勞森擔任了無線電秘密電台報務員,他的妻子安娜則是上海一家醫院的護理員。1932年莫斯科又派克爾曼和妻子裏姆來上海擔任無線電報譯碼員。佐爾格的諜報網不斷擴大,形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秘密情報組織。它的核心成員有四名蘇聯人,一名波蘭人,一名中國人,兩名德國人和一名日本人。
佐爾格的主要工作對象是德國的軍事顧問,由於他在德國總領事的社交圈子裏非常聞名,並討得了他們的一些歡心,佐爾格·常被軍事顧問們邀請去南京訪問,他們常常向佐爾格提供大量的有關南京政府的內部情況,以及他們製定政策的原則。1932年在上海發生“一·二八”事變肘,佐爾格從他們那裏獲得了有關日本的軍事計劃和部隊兵力的精確數字,這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佐爾格通過南京的德國軍事顧問獲取了許多戰略情報和軍事情報,其中許多是正在實施或正處於準備階段的軍事戰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