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佐爾格(1)(1 / 3)

大使先生疑慮重重

1941年10月23日清晨5點鍾,德國駐東京大使尤金·奧特少將向柏林發出絕密電報,通知外事局,德國《法蘭克福日報》駐東京特派記者理查德·佐爾格和另一名德國人馬克斯·克勞森已經被捕6天了,罪名是叛國通敵。

奧特大使本人難以相信這一說法,可是經過查詢,日本外務省已證實,但隻說人已被捕,並嚴格保密而已。

理查德·佐爾格博士在東京的德國人中是位有聲望,但有爭議的人物。他曾在上海為幾家德國報紙工作過,以“中國通”著名。1933年9月他到達東京,持有德國高級外交官分別寫給東京使館和日本外務省的介紹信。

他作為《法蘭克福日報》記者,因精通日本政治而名噪一時,令人欽羨,並贏得了精通遠東事務記者的聲譽。人們認為他是個嚴肅而有天才的人。他還具有一種天生的魅力,特別討女人喜歡。

來自東京外務省的消息打消了大使先生的疑慮。理查德·佐爾格的間諜身份確實無疑,他是被蘇聯紅軍總參謀部情報部派往日本的。他偽裝納粹黨員和德國記者深入龍潭虎穴,在極端艱險的環境中,在東京組建了一個卓有成效的秘密諜報小組,成功地開展長達8年的諜報活動,獲取了德國和日本兩國大量有價值的核心機密情報。其中,有兩份重要的情報,對蘇聯的命運和曆史的進程起著重要影響。因此,有的曆史學家說,是佐爾格拯救了莫斯科,拯救了蘇聯。

經曆戰爭信仰改變

理查德·佐爾格於1895年10月4日生於南高加索。父親阿爾弗雷德·佐爾格在巴庫一家德國石油公司當工程師,理查德·佐爾格是工程師家裏最小的孩子。他在一個小康之家裏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代。在佐爾格家,德語和俄語具有同等地位。他先後在柏林受到小學,中學教育,對普魯士的生活極為反感,而對政抬則有興趣。1914年8月,德皇政府對沙俄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皇向全國發出了征戰的號召,普魯士的每所學校都爭著獻出更多的誌願兵。早巳厭倦讀書的少年佐爾格當然不甘落後。他未征得父母的同意,就報名當上了誌願兵,那時他年僅18歲。

1915年夏,理查德·佐爾格在德國同比利時的交戰中首次負傷。他死裏逃生,並開始對這場掠奪性戰爭進行嚴肅的思考。不久,他被提升為一等兵,傷未痊愈,就又奔赴前線。這次他所在的部隊是增援正在與沙俄軍隊作戰的奧皇軍隊。他上前線不到三個星期,就又被彈片炸傷,住進了柏林的醫院。住院期間有三件事給他指出了不同的生活道路。第一件,他原來就讀的那所理科中學給他頒發了畢業證書。他由於上前線而未能學完中學最後一年的課程,可他的中學畢業證上各科成績優良,這為他以後進高等院校學習鋪平了道路,為他鋪設了一條通往中產階級的道路。第二件,他被提升為第43炮兵預備團的軍土,被授予二級勇士鐵十字勳章。軍隊裏有些人對他耿耿於懷,因為他不馴服,違反紀律和蔑視上司。盡管如此,他仍不願放棄軍隊生活。第三件,他收到一份斯巴達克斯小組的傳單,這些傳單是德國社會民主黨成員卡爾·李卜克內西等人撰寫的——號召人民起來反對帝國主義戰爭。這件事對佐爾格的生活道路產生了決定性作用。1916年初,德國發動了凡爾登戰役,佐爾格在一次炮擊戰中執行偵察任務時,雙腿負了重傷。這第三次負傷,使他內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1918年1月,理查德·佐爾格從皇家軍隊退役,結束了他的兵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