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霍華德·亨利(3)(2 / 3)

8月份的一天,亨特夜盜丹尼爾·埃爾斯伯格的心理醫生劉易斯·菲爾丁的洛杉磯診所。在這次行動中他起用了一個名叫尤金尼奧·馬丁尼茲的古巴人。這個古巴人參與過許多中央情報局組織的秘密行動,經驗非常豐富。亨特原以為萬無一失,結果馬丁尼茲把這一切都說了出來。“水門事件”曝光之後,赫爾姆斯雖然疑竇叢生,但仍然堅持他的應變方針:“保持冷靜,不要主動說什麼,因為那隻會連累我們。避開這件該死的事情。”在“水門事件”聽證會上,亨特想起了埃裏克·安勃勒的一部小說《戴爾切夫的審判》。他覺得其中有一段描寫特別符合他當時的苦惱心情:“對他的審判決非過過堂,而是一個經過精心準備考慮周密的程序。他必須先被搞臭整垮,然後再被當做一個罪犯來處置。”

亨特對此作了如下說明:退休之後,一個與CIA保持著關係的公司雇傭了他。進公司數月之後,總統特別顧問查爾斯·W考爾森找到了他,請他擔任總統行政管理辦公室的顧問。考爾森告訴他,白宮需要他那種情報工作出身的人。他當時就知道他的任命是經約翰·D埃利希曼和HR霍德曼批準的,他們倆都是總統助理。亨特強調說,從他開始為白宮工作起,一直到1972年6月17日第二次潛入水門大樓,他參與的活動基本上和他在中央情報局所做的相同。他說,總統創立了由人稱“管道工”的防泄密專家組成的特別調查組。這個組織專門執行總統認為傳統的偵查機構不適宜承擔的國家安全任務。他就是這個組織的一員,並以此身份參加過追查高級情報失密的工作。這些工作包括“管道工”潛入了丹尼爾·埃爾斯伯格的心理醫生劉易斯·菲爾丁的診所。他承認那次潛入得到了約翰·埃利希曼的副手伊格爾·克洛的同意。他之所以認為必須進行那次潛入行動,是因為他相信埃爾斯伯格或他的同事,在向蘇聯提供機密情報。那次行動是由聯邦調查局前特工G高頓·林迪指揮,亨特協助的。

潛入菲爾丁診所發生在1971年8月。及至11月,高頓·林迪告訴亨特,司法部長約翰·N米歇爾提議製定規模宏大的間諜與反間諜計劃,由林迪負責實施。於是,林迪和亨特一起編製了這個計劃所需的預算。這個計劃的代號為”寶石“。亨特認為,這個計劃得到過前白宮助理傑勃·斯圖爾特·馬格魯德和總統顧問約翰·W狄恩的批準。以後,他聲稱他還得知查爾斯·W考爾森也同意此項計劃。據亨特的法庭證詞稱,1972年4月林迪告訴他,他們將執行”寶石”計劃裏的一部分:“水門行動”。他還告訴亨特,他得到一個消息(亨特認為消息來源是一個政府機構),古巴政府向民主黨競選活動提供經費。為了查明真相,1972年5月27日,水門辦公大樓裏發生了一起潛入民主黨全國競選總部事件。6月份緊接著又發生了第二起潛入事件。

13年的鐵窗生涯

亨特最受歡迎的間諜小說是《柏林的終局》。他自己也認為那是他最為重要的作品。但是這本書出得不是時候,正值“水門事件”曝光之初,所以反響十分強烈。對此,亨特抱憾甚深。他覺得這本書好就好在他第一次在間諜小說中刻畫了。有權有勢的間諜”,他們靠著顯赫的社會地位,能夠替國外勢力左右國內事務。他是在情報生涯後期發現這一現象的,他在他的周圍找到了許多那樣的間諜。其中有些人就成了《柏林的終局》中的人物。這本書通過了中央情報局的審查,因為“那些掌權者當時顯然認為揭露有權有勢的間諜並沒有什麼不妥……而我自然也沒有做出什麼不妥之事,我認為這是一個應該引起人們警惕的重要問題”。

亨特後來因“水門事件”被捕服刑,服刑期間警方不允許他寫作,對此他感到忿忿不平。他指出每一個黑人激進分子都有打字機和打字材料,而他卻連一本筆記本都得不到。不過,他還是想方設法偷偷記了一本秘密日記,但在出獄後沒能找到願意出版它的出版商。在從一個監獄到另一個監獄的頻繁轉移之中,他一共度過了13年漫長的鐵窗生涯。更不幸的是聽證會才開始,他的妻子就在一次飛機墜毀事故中喪生了。她的遇難對他不啻是五雷轟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