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霍華德·亨利(3)(1 / 3)

亨特的長女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受了重傷,在醫院住了三年,把家裏的積蓄幾乎全花光了。於是他便從中央情報局退休,另謀生路。在中央情報局就業服務處的協助之下,一家著名的華盛頓公共關係公司,聘用他為負責開拓業務的副總經理。但是這個公司最終被拍賣掉了。這時候,亨特和布朗大學的校友查爾斯·M考爾森恢複了往日的友情。考爾森是美國總統顧問,他和白宮的關係特別密切。1968年秋,亨特漸漸看出考爾森參與了尼克鬆的總統競選活動。所以,他覺得應該向考爾森靠攏。

考爾森和亨特常常在一起共進午餐,他們發覺彼此不僅在密謀計劃上興趣相投,而且在政治觀點上也是不謀而合。1971年6月,亨特在考爾森的幫助下出任白宮顧問,並接到指示組織一項旨在搞垮前政府雇員丹尼爾·埃爾斯伯格的行動。埃爾斯伯格把有關美國插手東南亞事務的國防部文件,泄露給了《紐約時報》。亨特這一行動的目的就是扭轉窘迫局麵,保證尼克鬆競選成功。托馬斯·鮑爾斯在《守口如瓶的人:理查德·赫爾姆斯和中央情報局》中寫道:“多年前,心理戰專家保爾·林伯格曾盛讚,亨特是中央情報局內兩個擁有非凡的‘秘密情報戰頭腦’的人物之一。”總統助手約翰·D埃利希曼在1971年7月7日見過亨特之後,馬上批準了考爾森的計劃,當天下午他找到中央情報局副局長羅伯特·E庫什曼將軍,要求中央情報局給予協助。埃利希曼對他說:“亨特日後也許會尋求您的幫助。我想告訴您他實際上是在為總統工作。他和這裏的人都是老相識了。您該明白他的自主權有多大。”

亨特自1971年7月開始為白宮效力起,不僅策劃了埃爾斯伯格行動計劃,而且參與了另一個利用查帕奎迪克醜聞(1969年7月18日晚,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出席了在查帕奎迪克島上舉行的一次宴會之後,開車送一位年輕美貌的女秘書回家時發生車禍,汽車從橋上;中入水中,女秘書溺水而死,肯尼迪卻活了下來,致使輿論大嘩)醜化愛德華·肯尼迪參議員的計劃。後來為了徹底搞臭肯尼迪家族,又利用1963年南越總理吳庭豔被殺案大做文章,發動了一場聲勢更為浩大的輿論運動。

1971年夏秋時分,亨特要求中央情報局協助他進行所有這些活動。7月22日,他來到中央情報局造訪庫什曼將軍,請求提供特殊設備,庫什曼答應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中央情報局技術服務處的一位軍官,給亨特送來一台變聲儀和一棟安全住宅的居民身份證。7月28日,亨特向考爾森建議,讓中央情報局搞一份埃爾斯伯格的心理簡況,因為華盛頓方麵風聞他的心理不穩定。考爾森找到白宮助手戴維·R楊。楊再找到指揮鏈中的下一個環節——中央情報局的霍華德·奧斯本。奧斯本則去找赫爾姆斯,赫爾姆斯勉強答應了亨特的要求。第一份關於埃爾斯伯格的心理簡況內容過於含糊,埃利希曼和防泄案專家小組表示不滿意,因此,在1971年8月13日,赫爾姆斯親自出馬布置了這方麵的任務。

寶石行動計劃

亨特這時候雄心勃勃。8月18日,他請求中央情報局,把正在巴黎工作的他以前的秘書借給他用一下。兩天後,他先要去了一架錄音機和一些假的名片:接著要了一個“安全保險”的紐約電話號碼(也就是一直有人接的電話)以及賽車執照和信用卡。8月25日他又要去一套偽造工具和給高頓·林迪的身份證。

亨特沒完沒了的要求終於使中央情報局的部門官員不安起來,他們向上級彙報了他們的擔憂,最後,庫什曼的行政助理卡爾·瓦格納下令拒絕亨特的進一步要求;然後他向庫什曼呈交了一份備忘錄,其中提到應該對亨特無休止的要求加以限製,對國內秘密行動中的器材使用應該加以嚴格管理等問題,並對一個名叫林迪的不明身份的人印發證件表示不滿。於是,庫什曼給埃利希曼打了電話,埃利希曼同意停止這一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