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霍華德·亨利(1)(2 / 3)

亨特進入秘密世界的第一步非常奇特。他奉命去華盛頓的克裏斯廷·海裏奇老釀酒丁附近與基地的11名軍官會合,然後一起乘坐一輛客車,來到一幢白色的小農舍。這幢外觀簡陋的農舍原來是一個情報評價中心。傍晚時分,他們得知他們將在這裏接受嚴格的考試,以便確定他們是否適於參加特殊戰爭。他們還被告知他們當中隱藏著一位戰略情報局的軍官,此人將自始至終密切注視他們的一舉一動。每一個軍官都必須使用化名,但不得泄露。亨特的化名是他祖父的教名“威廉”。

晚飯後,軍官們被帶到農舍的地下室。那裏布置成了一間旅館臥室。床上放著許多東西,有從貝爾格萊德到維也納的火車票,各種票麵的鈔票,鑰匙,一本撕破的通訊錄,衣服和倒翻的椅子——這一切給人一種有人匆忙離去的印象。這群緊張的軍官考官告訴必須在三分鍾之內檢查完這間房間,然後退出去寫下他們的分析報告。亨特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外國間諜嫌疑犯從貝爾格萊德來到維也納,躲進一家旅館的房間,休息了片刻之後,他倒空了衣袋。就在這時,窗外一聲響,他有一種不祥的感覺,於是匆忙逃離。亨特知道他編的故事裏有許多破綻,但覺得那是他在短時間裏能夠編造出來的最佳情節了。

一個參謀仔細考察了軍官們的分析判斷能力之後,告訴他們這道題沒有滿意的答案,這個場景之所以布置得自相矛盾是為了有意迷惑他們。他們多少都有些失望。以後,這些軍官又接受了各種奇特的考試。有一次是在熱鬧的酒會之後,突然要求他們展開嚴肅的辯論。亨特並不急於開口,給上司留下了頭腦冷靜的印象。後來,戰略情報局局長多諾萬將軍告訴亨特,該局之所以錄用他,主要是因為他猜出了誰是“假”的受訓軍官的緣故。

中國之行

亨特不久就被派往他的第一個活動地點——中國。首先,他赴太平洋西岸卡特琳娜島接受強化訓練——內容有徒手肉搏,白刃格鬥,手槍速射,撬鎖術,密寫術,摩爾斯密碼,登山,爆破,使用日本製造的迫擊炮,操作水雷及其他爆炸物,學習毒藥學以及生存技巧。生存試驗比預料的更為艱難,學員們必須學會使用弓箭和製作捕獸套,但是結果證明這些技巧沒有實用價值,因為教員事先告訴他們,落潮後在海灘的礁石縫是可以找到大鮑魚——一種甲殼類軟體動物,也叫“海耳朵”;而且,島上隨處都能找到奔跑的野山羊。這麼一說,生存試驗參加者們,確信自己能夠穩穩地把體重保持在失重極限(10磅)以上。可是,他們一踏上卡特琳娜島,就驚訝地發現,那裏很難找到野山羊的蹤影。有一個海軍陸戰隊隊員終於逮住了一頭山羊,但結果被兩名教員沒收了。學員們隻得垂頭喪氣

地趟水去礁石那兒捕捉鮑魚,然後燃起篝火燒烤。這種甲殼動物雖然十分難吃,但他們頂風冒雨圍在搖曳不定的篝火邊,靠它還是熬過兩天。體重最多的失去了5磅。

在下一個訓練項目裏,他們領到便衣,並分成小隊,奉命攜帶一部便攜式電台潛入墨西哥,把一則密碼消息發回總部。他們每人隻得到一張5美元麵額的鈔票,不準帶任何身份證。亨特的小隊輕而易舉地潛入了墨西哥,從蒂華納肮髒的旅店房間裏把消息發了回來,使他們犯難的是沒有錢怎麼回美國·他們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每人都給在美國的幾個朋友打了對方付費的電話,請對方向他們在旅館登記的化名電彙10美元。亨特的大多數朋友並不太幫忙,但是最終他還是和同伴們一樣弄到了足夠的錢。剩下的問題便是如何把電台帶回去。然而,最後這個問題幾乎不費周折就解決了,墨西哥海關官員心照不宣地給他們放了行。

亨特在中國進行跳傘訓練之後,開展了許多反日活動。廣島原子彈爆炸後,他自願到華東的南京營救盟軍的戰俘。

巴黎姻緣

他回到美國後就去好萊塢編劇,不幸的是他的劇本沒什麼銷路。他沮喪地回到紐約後卻交上了好運。他創作的《比米尼之行》於1948年出版。這本書以加勒比海為背景,是他當時最為成功的一部驚險小說,華納兄弟公司購買了它的電影版權。

此後,亨特收入豐厚,生活舒適。他常常在鄉村俱樂部打網球和高爾夫球,秋天去打雉雞,到了冬天則去佛蒙特滑雪。1948年春,他萌發了重返歐洲的念頭。他通過他的父親,結識了杜魯門總統授權負責歐洲複興計劃的保爾·霍夫曼。霍夫曼答應替他在巴黎找一份工作。亨特到巴黎後,愛上了埃弗雷爾·哈裏曼大使的秘書多蘿西·德·古蒂埃爾。她是一個美國公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在瑞士為財政部的隱匿財產清查司工作,尋找納粹藏在歐洲等地的財產。大戰末期,多蘿西在上海開設了財政部辦事處。她曾擔任過狄克·鮑威爾主演的電影《等到地球的末日來臨》的技術顧問,那部電影描述的是財政部涉嫌國際毒品走私的故事。其後,她辭職離開財政部,嫁給了皮特·德·古蒂埃爾侯爵,中華民國航空公司的一個飛行員。後來,她離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