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敦煌學入門(1)(3 / 3)

在第七章第三節《敦煌學體係結構表》內列出了敦煌學各分支、各係列、各部門的綱目。表中所列大綱,固然也是一個個的題目,但那是概括性的大題目。初學者還必須進一步收縮,落實到一個具體對象上開始起步。初學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愛好和其他可能性的條件,例如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以及與這個專題相關的資料取得方便等條件,據以選定一個具體對象作目標進行研究。

舉例來說,比如說敦煌石窟考古門類的《洞窟題記考釋》這個專題,我們可以從題記分類法、題記款識法、題記與洞窟的關係、題記證史、題記斷代等不同角度加以研究,但是,這些個研究,仍然是概括性的研究,需要收集和掌握這個專題的係統材料,難度仍然不小。那麼,我們又可以放棄上述概括性的專題,選擇某一條題記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初學者如想從事洞窟題記研究,最好是選擇某一條特定而有意義的題記入手。對象較單純,目標更集中、難度減少到最低點,易於突破。這樣作,對初學者來講,好處是能使自己比較容易鑽進去,容易取得成果,嚐到研究工作的甜頭和樂趣,並受到研究操作的煆煉,取得研究實踐的經驗,為進一步積累研究資料、擴大研究範圍和提高研究能力打下基礎。

那麼,怎樣對一條特定的題記進行研究呢?根據前人的經驗,必須首先從文字校勘、訓釋開始,以求讀懂題記文字,準確無誤的理解題記文字的含義,這就是潘重規先生一再強調的“文字是基礎”。同樣的道理,對題記之外的其他各種材料的研究,則是首先理解材料本身。文字材料要讀懂,圖像材料要看懂,實物材料又須鑒別真偽。

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考訂題記主人的身份、書寫的年代、動機及社會背境。從中發現問題,如文字問題、社會問題、宗教問題等。進而去闡明這些問題,評價這條題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從一條題記的研究,打開眼界,學會舉步,積累資料,煆煉能力。對其他材料的具體研究,可舉一反三,即比知彼。

3、搜集資料

搜集資料,是在確定選題之後,開始研究的第一步。任何一項研究,都要從這一步入手。這一步,是整個研究過程的正式起步階段,可以稱之為調查階段。一位思想家說過:“你對那個問題不能解決嗎?那麼,你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曆史吧!你完全調查明白,你對那個問題就有了解決辦法。”入這段話,對調查工作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進行了通俗的而又準確的表述。

敦煌學研究中所要搜集的資料,大體分為兩類。一是課題材料,二是手段資料。

課題材料是指研究對象本身以及同研究對象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可供研究或可供參考的材料。這類材料大致不超出在第七章第一節《敦煌學的材料》中所概括說明的三類材料的範圍,即基本材料、關聯材料和派生材料。

手段資料是指研究手段所需的資料。這是同課題材料性質不同,作用不同的另一類資料。如果說,課題材料是研究對象的構件和備用構件的話,那麼手段資料則是駕駛課題材料的條件和方法。

讓我們仍以洞窟記研究為例加以說明。比如說,我們研究某一條題記,首先必須忠實的錄下這條題記的原文,樹立研究的對象;還要搜集這條題記所在洞窟和與所在洞窟有密切關係的其他洞窟的材料、窟型構造、題記書寫的部位、書法,還要搜集敦煌文獻和史誌方麵有關的材料,以及別人有關研究的成果。這些都屬於課題材料的範圍。

除了上述材料外,還要搜集這條題記研究手段所需要的其他資料。比如文字用語的校勘、訓釋、證補所需要的資料,文體學、款識學以及書法鑒定所需要的參考資料,還有與本題記類同或有關的其他洞窟(包括外地洞窟)的參證對比資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