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餘鍾上初中後的第一個暑假,他的父母也從川西回來。(這次回來,他們不打算再回去了。)
他爺――餘征遠,已近八十。餘文順為了照顧他年邁的父親和他上了初中的兒子,上麵已批準他回老家教書的申請。盡管這申請書上字字珠璣,盡管他們夫婦已在川西待了十五年(早已是半個川人),盡管他們對那群孩子有太多的不舍,盡管他已是一個校長。盡管……
也就在那一年,餘鍾的伯父餘旦達從東北回家探親。(此時餘旦達已轉業成了商人)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口人,這讓過慣了倆人生活的餘征遠餘鍾爺孫有些不太適應。
兩個出息的兒子都回來了,這讓餘鍾他爺賺足了麵子,村裏人見了人人誇讚“餘老,有福嘍”,餘征遠心裏樂的不得了。抽一抽手裏的旱煙,坐在家門口柳樹的石頭上笑眯眯的迎一句“都有嘞”。
臨近餘旦達要回東北,餘家倆兄弟決定在縣城裏買套房讓老爺子享享福。
餘征遠同意了倆兒子的心意,並跟兒子餘文順一起到醫院做了體檢。(餘征遠身體雖算硬朗,但咳嗽卻是常病。近來更是厲害,常在半夜咳嗽醒來。)
“給大爺多準備點好吃吧,肺癌晚期。頂破天仨月”負責給餘征遠體檢的王大夫對餘文順說到。
這無疑是雷霆萬鈞的打擊,十幾年分離,好不容易才團聚,就要麵對生死離別。他不相信這是真的,可上天總喜歡如此捉弄人。
最受不了的還是餘鍾,他是他爺養起來的,是他最親的親人。他不相信醫生的預言,盡管他知道病是真的。
奇跡沒有發生,那年的冬天,餘鍾他爺――餘征遠,走了。沒有遺囑,沒有壯烈。這個征戰疆場十餘載的老兵,安安靜靜的走了。像沒來過一樣的走了。
事隔經年,沒有人還會記得他爺當年的事跡,或許連名字也早已忘記。但是,他餘鍾記得。記得那個當年的戰士,記得那個給他講故事的老人,記得那個影響他一生的爺。
那是餘鍾第一次經曆親人的離世,這是他沒有想到過的,而總要發生的,誰都不能幸免,他餘鍾也一樣。
此後,他開始跟他父母搬到了城裏去讀書,這個他待了12年的山村,再也沒有回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