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中國遊牧經濟現代化進程中的部落製度探究(6)(3 / 3)

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是中華各民族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共同創造的。各民族文化之中有進步積極的方麵,也有落後消極的方麵。民族文化內部所包含的進步的思想意識是民族向前發展的內在契機,是民族文化的精華,亦即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而一定曆史階段中創新的思想意識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與活力,又往往是與當時的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的重大功績不可分的,需要人們去發掘,去認識,才能發揚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位中國蒙古族的傳主——叱吒風雲的成吉思汗就以他的傑出的業績證明了:中國少數民族也曾以其思想文化的精華豐富了中華傳統文化。隻是曆史上由於種種原因,對少數民族的思想文化,包括其代表人物的思想記載很少,因此要挖掘出少數民族代表人物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及代表其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就有相當的難度。隻能通過他的思想脈絡和業績,反映出中國少數民族在塑造中華民族優秀思想文化中的功勳。應該說,成吉思汗天才的治軍、治國、治法思想,用人思想、宗教思想等一係列思想觀念豐富了中華優秀文化寶庫,這是毋庸置疑的。

按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人無完人,人生無時無刻不在犯大大小小的錯誤。隻不過碌碌無為者的過錯往往因其默默無聞而無人過問,而名位顯赫或執掌大權的人物,其錯誤必然影響巨大,後果嚴重。但是有錯誤的人物,並不排斥他們可能是功業卓著、值得研究的重要人物。以成吉思汗為例,自古至今他一直是—個毀譽紛紜的曆史巨人。

筆者以為,無論是毀是譽,是褒是貶,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一個帶有奴隸社會、甚至氏族社會烙印的“野蠻人”,竟能從一個走投無路的少年,曆盡無比坎坷的人生道路,終於奮鬥成為一位蜚聲中外的人物,一位世界的征服者。僅憑他這種奇跡般的成功史就對人們有無法抗拒的魔力。雖然,這裏也確實有值得探討的思想精華,確實存在譜寫人類勝利史的奧秘。為了搜集人類可以借鑒的精神財富,我們以為,發掘那蘊藏在成功者非凡業績中的精思睿智,以及這中間所體現的思想文化的精粹,可能比無休止地爭論他們的曆史功罪更為重要。成吉思汗的成功是與其思想緊密不可分的,而他的超前的思想觀念不僅僅是根植於蒙古文化的深層之中,而且吸收了當時鄰族和鄰國一些先進的思想觀念,從而使他不僅能駕馭本族群眾,譜寫勝利史篇,取得成功,而且由於其威望而流傳於以後的蒙古族,豐富了中華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是一個枝葉扶疏的宏大體係。在它的優秀傳統形成過程中,都發生過對各族文化以至外國文化的批判吸收、相輔相成的關係。成吉思汗時期,促進了這種關係的發展。他為元朝成為我國曆史上武功、文治俱強的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集權國家奠定了基礎。他扶助多種經濟,開辟驛站交通,驛站多達萬處,最大的驛站所備馬匹達400匹。這不僅保證了通訊和行旅安全,而且對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起了積極的作用,使唐朝以來的絲綢之路得以全線恢複,歐亞兩洲的商貿往來與使節互訪也因此逐漸頻繁。加之,在成吉思汗周圍,中亞各民族的漢、女真、契丹、維吾爾等各族的賢才濟濟。他們代表著當時東西方文明的先進水平,推動了蒙古民族發展的飛躍進程,也促進了其世界性勝利的進程,體現了優秀文化的巨大威力。如果深入探討各民族的代表人物的成功,就會發現,他們功業的背後,一般都包含有各族文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與締造。成吉思汗根植於遊牧文化而又吸收了異族文化的天才治國治軍的思想觀念,使中華優秀思想文化得以注入新血液,得以豐富、升華。透過這類少數民族傑出人物的成功史,能幫助我們認識中華各民族多元文化的精華,就在於吸收與薈萃了國際與族際的先進文化,是各種文化融合、互補、共同發展的結果。

(選自《西北史地》1999年第1期。收錄時有改動)

論成吉思汗的獎懲機製

馬曼麗 安儉

[內容摘要] 本文著重論述成吉思汗獎懲機製在其由弱轉強、建軍興國、治國安民方麵的運行情況和巨大作用,剖析了成吉思汗激勵機製與懲罰機製的指導思想和特色。文章強調成吉思汗不分門第、忠者重獎、論功重賞、叛者必誅、軍法嚴明等一係列指導思想和特點,最終調動了各階層的積極性,從而使他周圍“猛將如雲,謀臣如雨”,並使原來不講倫理、盜賊猖獗的混亂社會變得出不閉戶,路不拾遺,創造了治國安民的奇跡。

[關鍵詞] 成吉思汗興國安民 獎懲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