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對諸比丘僧說:”你們現在想知道水牛和放牛人前世所造的各種惡業因緣嗎?我現在先為你們說偈語一首:

宿造善惡業 百劫而不朽

善業因緣故今獲如是報”

諸位比丘僧聽完佛祖講說的偈語後,又問佛祖:”世尊,我們不明白過去世中的那些善惡因緣之事,希望世尊能為我們解說。”

佛祖對諸位比丘僧說:”你們認真聽著,現在我就為你們分別解說:在過去賢劫世中,波羅(木奈)國有一佛陀出世,名叫迦葉佛,在此國中傳法。當時有一位三藏比丘師帶領五百弟子,遊行到別的國家傳教說法。有一次在大眾之中,共同講經說法,互相研討法理。有一人提出了一個疑難問題,三藏比丘師無法解答,十分氣怒,反而惡罵這位提疑難問題者:’你們這些沒有知識的人,找了一些奇異怪題,強難於我。就如惡劣的水牛,突然用角來抵人一樣。’

“當時,五百弟子都認為師傅是對的,那人是錯的。三藏比丘師這樣一說,眾人不歡而散。因為造下這種惡口無理罵人的因緣,所以在五百世中,三藏比丘師生在水牛之中。五百弟子成為放牛人,互相跟隨,直到今世。”

講到此處,佛祖對諸位比丘僧說:”你們想知道那時的三藏比丘師是何人呢?就是現今這群水牛中的惡牛,那時的五百弟子是何人呢?就是現今的五百放牛人。”

佛祖講說水牛善惡因緣時,在場的諸位比丘,個個自護身口意三業③,厭惡生死之道。有人因此獲初果,有人因此獲得二果,有人因此獲得三果,有人因此獲得阿羅漢果位。還有發辟支佛心跡和無上菩薩心跡。所有與會的比丘僧,聽聞佛法後,歡喜奉行。[注釋]

①驕薩羅國:中印度古國名,首府王舍城。

②人道:六道之一。六道亦稱六趣,眾生由業因之差別,轉生趣向之處,分別為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人間道、天上道。人道即人間道,以五戒善因而轉生趣向之道。

③三業:佛教術語。人的一切身心活動為業。三業是指身業(人的行為)、語業(人的語言)、意業(人的思想)。人的身口意三業的善惡,必將得到相應的報應。[附記]

一、此故事依據《百緣經》卷6《佛度水牛生天緣》譯寫。原文見《大正藏》第4冊,第231頁。

二、此故事畫繪於莫高窟第285窟(西魏)南壁,僅此1幅。此故事畫的考證尚有爭議。

三、新疆克孜爾石窟也有此故事畫多幅,如第32窟中的《佛度惡牛緣》。

四、研究此故事畫的論著:

樊錦詩、馬世長著《莫高窟北朝洞窟本生、因緣故事畫補考》。見《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第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