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按照國法,殺人者應判死刑,立即就把這個罪犯殺了。

“國王下棋完畢,詢問大臣:’剛才的那個罪犯,現在什麼地方,押上來我訊問審判。’

“大臣對國王說:’按照國法,已經把他殺了。’

“國王聽說後,昏厥倒地。諸位大臣和左右侍從立即用冷水給他灑麵。過了很久,國王才蘇醒過來,淚流滿麵地說:’宮人侍女,象馬七寶,全都在此。隻有我一人要入地獄,遭受各種痛苦。在我沒做國王時,此宮殿中,也有國王治理。在我不久死去後,此宮殿中,還會有國王治理。我名為國王,卻害死人命。你們應當知道就是梅陀羅王⑨,也不知道世世轉生何處?我今天已決定,再不做國王。’國王說完後,即便舍棄王位,進入深山,獨自修行。曆經數年之後,國王壽命終結,轉生大海中,成了一條巨大的摩竭魚⑩,其身長達七百由旬。國王的那些大臣憑借權勢,枉殺百姓,壓迫人民,剝削眾生。命終之後,也多轉生為摩竭大魚。有許多蟲子爬在魚身上,咬食血肉。猶如編織的地毯栽絨爬滿全身。摩竭魚身上奇癢難忍,就用巨大的身軀在頗梨山上磨擦止癢。被碾碎壓死的蟲子,無數無量,其血流汙染大海,方圓百裏,皆為紅色。由於這個罪孽,命終之後,墮人地獄。那條大摩竭魚,一覺能睡百年,醒來之後,十分饑渴,張開大口,海水就如一條大河流人口中。此時,正遇五百個商人入海采集珍寶。摩竭大魚張口時,海船急馳,投向魚口。商人們驚慌害怕,舉聲大哭,一起哀呼:’我等今天,非死不可了!’每人依據個人的敬奉所愛,有人呼求於佛、法、僧三寶;有人呼求於天神、鬼神、海神、山神;有人呼叫父母妻子;有人呼叫兄弟親眷……異口同聲地說:’我等今日,永別人間了!’

“當海船進入魚口時,全船商人共同稱頌乞求:尊敬偉大的佛陀,救救我們吧!

“摩竭魚聽到有人稱頌’尊敬偉大的佛陀’,就閉上了巨口,海水停止流動。五百商人從死中逃生。而這條巨大的摩竭魚,因饑餓所逼,便死去了。命終之後,轉生王舍城國王家中。

“夜叉、羅刹、惡鬼又把摩竭大魚的屍體搬出大海,放在海灘上。經過烈日曝曬,風吹雨淋,肌肉化消,隻存骨頭,便是現在的這座骨山。那時的法增國王,就是你的前身。因為殺人的緣故,墮入海中,轉生為摩竭大魚。現在你已經由魚身轉生為人身。如果你不厭生死,就此死去,就會墮入地獄,再想轉生人間就十分困難了。”

當時,福增比丘既見到了自己的前身屍骨,又聽了目連師傅的講解教導,害怕生死輪回。於是就在當地靜心修法,收斂意念,心係一處,觀想自己的前生,終於明白萬物無常之理,生死輪回之法。厭離生死,滅盡諸漏,頓時獲得阿羅漢道跡。

目連看到老弟子悟法得道之後,心中十分歡喜,高興地說:”法子,你現在應當做的事都已做完了。你來此地時,是憑借我的神力。現在你可以憑借自己的神力飛回去了。”

目連說完,飛入空中,福增比丘跟隨其後,就如小鳥跟隨母鳥在空中飛行。不一會兒回到竹園精舍。

當時,那些年少比丘並不知福增比丘已經得道,還像從前一樣諷刺挖苦老比丘僧。而福增比丘此時內心已經平和清靜,威儀安詳,默默無語,專心誦經。對於冷言惡語,就如無聞。

佛祖知道此事後,一想愛護這些年少比丘,不要因此造下惡業,二想向大家證明福增老比丘所獲的德業。就在大庭廣眾之中,大聲呼叫:”福增比丘,你上前麵來,我有事要問,你今天到大海邊去了嗎?”

福增比丘回答:”世尊,我去了大海邊。”

佛祖又問:”你在海邊見到了什麼,講給我聽。”

於是福增比丘從頭到尾,如實講了所見到的一切。

佛祖聽後說:”善哉,善哉,福增比丘,你所見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你現在已脫離生死輪回之苦,得到了涅槃之道的快樂,應當受到天上人間、一切天人的供養。比丘所應當做的事你已經全部具備了。”

年少比丘聽過佛祖的話後,各個感到後悔,心想:這樣智慧賢善的老人,我等無知,心生惡意,諷刺挖苦。我們不知將來要受到何種罪過報應。當時,這些年少比丘立即從座上立起,來到福增比丘麵前,五體投地,施禮後說:”善良慈悲的人和善良慈悲的心,同生一起。大德今生,與大悲之心,同生一起。希望你能憐憫我們,接受我們的懺悔。”

福增比丘說:”我對所有人,無不具有善心。你們悔過就好了。”

福增比丘看到這些年少比丘心懷恐懼,就給他們現身說法。這些年少比丘聽過福增比丘講解的厭離生死之法後,專心一意,勤苦修行,積累功德,諸漏斷絕,皆獲羅漢之道。福增比丘也因這個因緣,善名傳遍王舍城。人們都說:”真是太奇異了,這位長老在此城中,年高老耄,無所施舍。現在進入佛門,出家學法,已成正道。又能現身講解這樣的妙法!”

當時,王舍城中的臣民,多發清淨之心。有的釋放男女奴婢出家學道,有的鼓勵人民大眾出家學道,有的自己出家學道。莫不歡欣鼓舞,互相勸勉,共同出家。從這個因緣可知,出家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福增比丘,百歲之後,方才出家,都能成就這樣大的功德,何況盛年之人?想要獲得聖法,成就很大果報的人,應當勤修佛法,出家學道,歡喜奉行。[注釋]

①迦蘭陀竹園:佛教聖地。迦蘭陀為古印度摩謁陀國王舍城的富貴 長者。他曾把自己的大竹園施舍給釋迦牟尼做說法傳教的精舍。後來把 此竹園稱作迦蘭陀竹園精舍。此園是釋迦牟尼講經說法,長久居住地之

②阿菟樓陀:即阿那律,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此文中,舍利弗、摩訶迦葉、優波離、目連等皆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

③尼提:人名,《賢愚經》中說:他原為王舍城的一個端尿除糞之人,後被釋迦牟尼度救,進入佛門,修成羅漢道果。

④鴦掘摩羅:人名,漢譯為指環。佛陀在世時為王舍城人,信奉殺人可得涅槃升天的邪說。因殺害九百九十九人,各取一指。將殺親母,得一千人時,被佛度救,進入佛門,修行學道,改其惡行,獲羅漢果位。《賢愚經》有此故事。見《無惱指環品》。

⑤陀塞(革奇):人名,佛陀在世時為王舍城人,是有名的殺人放火大盜賊,後被佛陀度救,進入佛門,修行學道,改其惡行,獲羅漢果位。

⑥金毗羅:神名,是佛教藥師佛的十二神將之一。主領夜叉,守護佛法。

⑦由旬:術語,印度古代長度計量單位,一由旬相當於60公裏。

⑧夏居:古印度佛教僧在夏季九十日內,不外出乞行,致力於坐禪修學,稱夏安居。

⑨枋陀羅王:人名。栴陀羅,梵文音譯,漢譯為暴惡者或屠殺者。梅陀羅王是指公元前2世紀,印度古國的阿育王。因其在未信奉佛教前,討伐各國,暴惡橫行,殺人過多,人稱栴陀羅王。信奉佛教後,改惡從善,作過許多弘揚佛法的大事。

⑩摩竭魚:現代稱為鯨魚。[附記]

一、此故事依據《賢愚經》5卷《出家功德屍利苾提品》譯寫。原文見《大正藏》第4冊,第376頁。

二、此故事畫又見如下經典:

(1)《經律異相》卷35《福增百歲出家見其本骸心曉見道》。見《大正藏》第35冊,第188頁。

(2)《經律異相》卷43《五百賈人值摩竭魚稱佛獲免》。見《大正藏》第35冊,第226頁(是此故事情節之一)。

(3)《雜譬喻經》卷30《五百賈客入海求寶喻》。見《大正藏》第4冊,第523頁(是此故事情節之一)。

三、莫高窟此故事畫繪於第98窟北壁屏風畫中,五代繪,僅此1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