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像我曾聽說:佛祖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時,國中有一個女人,名叫難陀。她生活貧窮,孤身一人,依靠流浪討吃為生。常常看到國中王公貴戚,大小臣民,一個個都備辦齋飯供養佛陀和眾僧。不由心中自思:我前世罪孽深重,此生處於貧窮卑賤之中。今生遇到佛陀出世,雖有廣大福田,但不能種下善良種子。
難陀想到此處,心酸感傷,深深懺悔自責前世罪孽。於是四處討要,也想給佛陀和眾僧做點微薄的供養。她每日不停地討乞,終於得到了一枚金錢,便拿著這枚金錢到賣油者家中,想用這枚金錢買油。
賣油者說:”一枚錢買的油,少無所用,你想用它做什麼呢?”
難陀就把她買油供佛的想法全部告訴了賣油者。賣油者可憐同情難陀,就給難陀加倍給了一些油。
難陀得到油後,心中非常高興。將所得之油盛足一燈。於是拿著油燈,來到祗園精舍供養佛祖。把油燈放在佛祖麵前的眾燈之中,自立佛前,發誓乞願:”如今我貧窮困苦,隻能用此小燈供養佛祖,乞願以此功德,讓我來世得到智慧和光明,滅除一切眾生的愚昧黑暗。”
難陀發誓之後,便向佛祖致禮而去。
過了整整一夜,所有供燈全部熄滅,惟有難陀供獻的這盞油燈仍然獨燃明亮。當時正好輪到佛弟子目連值班,第二天,目連發覺天亮,便去收拾燈盞供具。看到這盞油燈獨燃發光,燈油燈芯都無減損,就如新點燃的一樣。心想:白日點燈,沒有大用。便舉手扇滅此燈,可這燈火焰如故,一動不動。目連見燈不滅,又用衣服去扇滅油燈,油燈還是照樣不滅。佛祖看到目連要扇滅此燈,就對目連說:”如今這盞油燈,不是你們聲聞①弟子的神通力所能熄滅的。就是你用四大海水澆灌它,讓巨大的山風吹卷它,也難以把它熄滅。這是什麼緣故呢?是因為它是一個發下宏願、廣濟眾生的人所供的油燈。”
佛祖剛對目連講過此話,貧女難陀就來佛祖麵前,叩頭施禮。當時佛祖即給難陀貧女授記: “你在來世第三阿僧祗百劫②之中,可以成佛,名叫燈光,十號具足③。”
難陀貧女得到佛祖的授記之後,心中萬分高興,長跪佛前,請求出家。佛祖即便答應,讓她作為比丘尼(女僧人)加入僧團。
智慧第一的阿難和神通第一的目連,見到貧女難陀不僅免除了窮苦厄運,還得了佛祖的授記,於是長跪佛祖麵前,合掌啟問:”世尊,這位貧女難陀,前世宿命中有何惡行,曆經苦難,乞討為生?又因何種善業,遇到佛祖,出家學道,來世成佛,四眾欽仰,爭求供養?”
佛祖對阿難、目連說:過去世中,有一佛名叫迦葉。當時世中有一位居士長者的夫人,親自前往佛居處,請佛與眾僧到家設齋供養。然而佛已事先接受了一位貧苦女人的邀請供養。因為這位貧窮女人已得到了阿那含道(壘)。
那位居士長者的夫人,自以為高貴富有,看不起那位已得道的貧苦女人,妒忌佛陀先接受了那位貧苦女人的邀請供養,便質問佛陀:”世尊,你為什麼不接受我的邀請供養,而要先接受那個討吃女人的邀請供養?”因此惡言,輕視聖賢。從此以後,在五百世中,轉生貧賤討吃人家中。又因她在那時,供養佛陀和眾僧,敬心歡喜的緣故,現今遇佛在世,授記出家,來世將會成佛,全國上下,人人欽仰。
當時,在場聽法的四眾,聽過佛祖的講述,人人歡喜。國王臣民聽說這位窮苦女人,因為供養一燈,便能授記成佛,心中對貧女的善行產生了敬重欽仰,並且紛紛把最好的衣服施舍佛與眾僧,使佛與眾僧的衣物四季沒有缺少。全國上下,無論是男是女,是尊是賤,是老是少,互相爭做香油燈,擎到祗園精舍,供養於佛。由於作供養的人多又亂,油燈擺滿了祗園精舍的各處,連各處樹林的四周也擺滿了油燈,猶如眾星布滿天空,日日如此,曆時七夜。當時,阿難看到如此情景,心裏非常高興,感歎佛有如此巨大的德行,便上前啟問佛祖:”我不明白世尊在過去世中,做下什麼善行根基,致使現今得這麼多供燈的果報?”
佛祖對阿難說:”在過去久遠阿僧祗九十一劫時,人間有一大國,國王名叫波塞奇,他統治著世界上八萬四千個小國家。王後生下一太子,身為紫金色,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頭頂上自然生出一顆寶珠,全身放光,光耀人眼。國王立即召來相師,占卦凶吉征兆,好為太子起名。相師觀看太子相貌,發現太子身相十分奇妙,不覺舉手唱道:’善哉,善哉,這位太子在世間天上,無人可比。如果在家,必定做轉輪聖王。如果出家學道,將來必定成佛?’
“相師問國王:’太子初生之時,有何異事?’
“國王回答:’頭頂上有一寶珠,同太子一起生出。’
“相師說:’那就給太子起名叫寶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