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像我曾聽說:佛祖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精舍居住時,國中有一位富貴長者,其夫人生下一個男孩,相貌端正,世上少見。這孩子出生幾日後,便能說話。張口問父母:”現在世尊釋迦佛還在世嗎?”
父母回答:”釋迦佛祖還處於世。”
孩子又問:”尊者舍利弗和阿難等全在世上嗎?”
父母回答:”諸位尊者、佛祖弟子都還在世。”
父母看到孩子出生幾日就會說話,不知他是神還是人,深感驚異奇怪,即到佛祖居處,求教於佛祖。佛祖對父母二人說:”這孩子有天生福德,希望你們不要有任何疑慮。”
父母聽過佛祖之言,萬分高興,辭別佛祖回到家中。此時,孩子又乞求父母說:”希望父母為我請佛祖和眾僧在家供養。”
父母回答說:’’請佛祖和眾僧在家供養,要做很多豐盛的膳食,要早做各種準備,不是一下子就能辦好的。”
孩子說:”隻要你們灑掃堂舍,整潔床坐。擺設三個高大的床座就行了。至於百味飲食,到時候會自然而至。還有我的先身母親現在還活在世上,居住在波羅櫬國,希望你們也把她請來。”
父母聽從孩子的話,即派人乘騎大象,急速去請。所擺設的三個高床座,一個是為佛祖準備的,一個是為先身母親準備的,一個是為今生父母準備的。佛祖和眾僧請來之後,進入堂舍,依次入座,甘甜美味的各種水果膳食自然擺在了眾人麵前。齋飯供養完畢後,佛祖廣說諸種聖法,其父親和二位母親,合家大小聞聽佛法後,依其前世宿業,都得到了佛法初果。
數年之後,這孩子長大成人,辭別父母,出家學道,勤修正業,嚴守法戒,很快就獲得了羅漢果位。
阿難看到後,不解其因,便啟問佛祖:’’這位少年比丘,不知前世修下何種善業福田,生於富貴之家,初生幾日就會說話,又能勤學修道,很快得到羅漢果位?”
佛祖對阿難說:”這位少年比丘的前身,生於波羅(木奈)國一位富貴長者的家中,後來父親去世,家業敗落,慢慢變得貧窮困苦。雖然時逢佛陀降世,但已無任何財物供養佛與眾僧。因此,長久感到難過不快,心意不能自解。於是放棄自己高貴的種姓,到一家富豪人家去做傭人。辛苦一年,得到一千錢。富豪長者問此窮人:’你想用這些錢娶妻子嗎?’
“窮人回答:’不是。’
“富豪長者又問:’那麼你準備用這些金錢做什麼?,
“窮人回答:’我要用這些錢備辦豐盛的齋飯,供養佛祖和眾僧。’
“富豪長者說: ‘你要是為供養佛陀和眾僧,我就把錢給你,並為你操辦,把齋會就設在我家。’
“窮人聽後,十分喜歡,同意長者的許諾。富豪長者便在家中擺設了十分豐盛的佳肴膳食,供養了佛陀和聖僧。因為這個因緣,命終之後又轉生富豪長者家中。現今又請佛和眾僧供養,聞聽佛法,獲得道跡。”
佛祖又對阿難說:”當時的那個窮人,就是現今的長者子,已入佛門的少年比丘。”
佛祖講到此處,在場與會的一切會眾,莫不歡喜,頂戴奉行。(附記]
一、此故事依據《賢愚經》卷1《波羅(足世)人身供養品》譯寫。原文見《大正藏》第4冊,第354頁。
二、此故事畫繪於莫高窟第85窟南壁屏風畫中,晚唐繪,僅此1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