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對波斯匿王說:”指環如今連隻螞蟻都不敢殺,他怎麼會殺人呢?”

佛祖知道波斯匿王心裏所想,便說:”指環現在已經出家學道,並得到了阿羅漢的果位。以前所犯諸惡,已經全部滅除。今日就在精舍中修行,你想見到他嗎?”

波斯匿王說:”我想見一見他。”

於是波斯匿王起身,來到指環比丘住房的外麵。正要進房,聽到了指環的咳嗽之聲,忽然想起了指環殺人無數的暴惡行為,一時恐懼昏厥在地,過了很久才蘇醒過來,又原回到了佛祖居處,並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告訴佛祖。

佛祖聽後,對波斯匿王說:”不但今天你聽到他的聲音,會昏厥在地。就是過去世中,人們聽到他的聲音,也會昏厥在地。大王,請你用心聽著:在過去久遠世中,人世間有一大國,名叫波羅櫬。當時此國中有一隻巨大的毒鳥,常捕捉各種毒蟲作為食物。因此它的身體帶有劇毒,不可接近。凡是它所經過的地方,眾生皆死,樹木全枯。有一時,這隻毒鳥飛到一處樹林中,落在一棵大樹上,正在張口嗚叫時,有一隻白象王從樹下經過。白象王聽到毒鳥的惡叫聲,立刻倒地昏厥,不能再動了。大王,說到此處,我想你已經明白了,那時的毒鳥,就是現今的指環比丘,那時的白象王,就是大王現今之身。”

波斯匿王說:”指環暴行,殺了那麼多的人,還承蒙佛祖降伏教化,讓他改惡從善了。”

佛祖說:”無惱指環,不但現今殺了許多人,被我降伏教化。在過去世中,也殺了許多人,也被我降伏教化。”

波斯匿王說:”我不明白此事,在前世之時,他殺害了許多人,世尊是怎樣降伏教化他的?希望世尊能把此事講給我們聽。”

佛祖對波斯匿王說:”要想知道這件事,你用心地聽著。”

在過去久遠阿曾祗劫中,此人世間,有一大國,名叫波羅檫。當時的國王,名叫波羅摩達。有一次,國王帶領象、馬、車、步四種兵,進入山林,旅行狩獵。國王到達山林之後,趁興馳馬,追逐野獸,不知不覺中,單人獨乘,來到了深山密林之中。國王已經疲乏無力,便下馬休息。當時,這山林中有一隻母獅子,正在發情期,四處尋求配偶。找遍山林,也沒有尋得。正好在山林裏看到國王一人獨坐,淫欲更加旺盛,想和國王交配。它便慢慢走近國王,舉起尾巴,背對國王停下。國王知道母獅的心意。心中暗思:”此是眾獸之王,力大無窮,隨時都會把我殺害吞食。我若不從它的心意,就會被它傷害。”國王由於害怕母獅的威力,隻得依從母獅,與母獅行欲交配。行欲完畢,母獅便離王遠去了。此時,國王的眾兵侍從也趕到了。國王和大隊人馬,群臣侍從一起歸還王宮。

那隻母獅從此懷胎。月足胎滿,產下一子,相貌身形與人相同,隻是雙足有點跛拐。母獅回憶起前事,知道這孩子是王種。就把初生之子,用嘴叼銜,送到王宮國王麵前。國王也想起前麵所為,知是自己的兒子,便把這孩子收養起來。因雙足有點跛拐,就起名為駁足。曆經數年,駁足慢慢長大成人,雄才猛誌,力大無窮。不久父王崩亡,駁足繼位,成為國王。駁足王娶有兩個夫人,大夫人出身於刹帝利王族,二夫人出身於婆羅門梵誌家中。有一次,駁足王要到城外花園中去遊玩,對兩位夫人說:”你們在我啟程之後出發,誰先到達花園,我就與她快樂地玩一天,誰後到達花園,我就不見她。”

駁足王啟程後,兩位夫人極其用心地豔妝打扮,各乘裝飾華麗的馬車,同時出發,奔向花園。行到半途之中,她們看到了一座天神廟,刹帝利王族出身的大夫人繼續趕路。婆羅門梵誌出身的二夫人,停車進廟,向天神跪拜施禮。施禮完畢,急急趕路,但還是遲到了。駁足王信守諾言,不見第二夫人。於是第二夫人十分憤怒,怨恨斥責天神:”我由於敬重你,向你施禮,才使大王對我薄情不見。如果你有天神的威力,為何不護佑我呢?”第二夫人由於氣憤怨恨,心裏暗自想出密計。駁足王回到王宮之後,第二夫人不僅沒有表現出不滿,而是更加殷勤地奉事駁足王,不久又得到了駁足王的寵愛。一天,第二夫人趁駁足王高興之時,向駁足王乞求說:”請大王許可我到城外自由地玩一天。”

駁足王寵愛第二夫人,便答應了第二夫人的乞求。第二夫人見國王答應了她的乞求,立即帶人來到城外天神廟,命令侍從搗毀天神廟,夷為平地,才帶人回宮。守護天神廟的神悲傷氣憤,前往王宮,要傷害國王和王妃。天神阻攔,不讓守護神進入王宮。

當時,國中有一位得道仙人,住在仙山之中,駁足王長年供養他。每天到吃飯的時候,仙人就從仙山飛到王宮,不吃美味佳肴,隻吃清淡素食。有一天,仙人沒有到王宮來。天神知道後,化作仙人的樣子,要進入王宮。守護王宮的神還是認出了天神,不讓假仙人進入王宮。假仙人在王宮外,大聲呼叫,要見國王。駁足王聽到仙人的叫聲,感到很奇怪,就急忙下令請仙人人宮。宮神因有國王命令,不再阻攔。假仙人就徑直人宮,坐在真仙人常坐的地方。駁足王立即令人把齋食端來,供在假仙人麵前。

假仙人不肯就食,對駁足王說:”這樣粗劣的飯食,又無魚肉,怎麼可以讓人吃呢?”

駁足王說:”大仙,自從你接受我的供養,就一直吃這樣的清淡素食。所以不敢讓廚師做大肉鮮魚,美味佳肴。”

假仙人說:”那是過去,從今以後,不要再供清淡素食,要供肉魚美食。”

駁足王依照假仙人的要求,供給肉魚美食。假仙人吃過齋供,便離宮而去。

第二天,真仙人從仙山飛到王宮,駁足王令人擺上大肉鮮魚、美味佳肴。仙人看後,十分氣怒,怨恨國王不該這樣無禮。

駁足王對仙人說:”大仙,我這是依照你昨天的要求,具辦的齋食。”

仙人說:”我昨天有病,停食一日,就沒有到王宮來。是誰對你說要這樣辦的?你是不是想試一試我,才故意這樣做的。你這樣輕視羞辱我,我要讓你從今以後,十二年中常吃人肉。”

仙人說完此話,就生氣地飛回仙山去了。

此後不久,王宮中的廚師因為忙碌,忘記了采辦肉食。臨做飯菜時,無計可施,便到宮外去找肉。他看到一個剛死不久的小孩,身體細白肥胖,棄在野地。心中想:這是應急的好肉。立即砍掉小孩的頭和足,提回廚房,添加各種調味佐料,做成美食,給國王吃。駁足王吃後,感到味道十分鮮美,勝於平常佳肴。就問廚師:”你是從哪裏弄來的肉食,味道這樣鮮美,它是什麼肉呢?”

廚師見國王追問,驚慌害怕,立刻跪在國王麵前說:”大王,你如果能原諒我的罪過,我才敢向你實說。”

駁足王說:”你隻管從實說來,我不向你問罪。”

廚師說:”前日因事忙碌,來不及采辦鮮肉,我在野地發現一個剛死的小孩,就拿來應急,做成了美食。想不到大王察覺到了,真是罪該萬死。”

駁足王說:”這種人肉,美味異常,從今以後,你就用這種肉,給我做美食。”

廚師急忙說:”大王,這是我前日偶然遇到新死的小孩,再要尋求,十分難得。用人肉做美食,我害怕違犯國法。”

駁足王說:”你隻管暗中取得,要是有人發覺,違法判決由我來處治。”

廚師遵照國王的命令,暗中秘密捕捉小孩,每天供給國王食用。時間一長,王城中的人民,人人哭訴丟失了小孩,輾轉尋找打問,找不出原因來。諸位大臣相聚一起,商議辦法,想找出亡失兒童的原因。他們在大街小巷,處處安插人,暗中仔細訪查。看到國王的廚師暗中捕捉小孩,一旦捕得就用繩索捆綁,送到王宮中。

大臣們把人民前後亡失兒童,廚師暗中捕捉小孩的事,一齊向國王稟報,要國王處治。

駁足王聽後,默然不語。大臣再三請奏國王:”現今已經抓獲殺人惡賊,人證物證俱全,當立即處決,大王為何默然不語?”

駁足王隻得回答:”廚師所為,是我所教。”

大臣們聽後,十分氣憤,一個個離宮而去。他們在王宮外,相聚一起,共同商議說:”大王就是吃人的惡賊,我們應當為人民除掉這個禍害。”

大臣們齊心共謀,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王城外有一花園,花園中有一清水浴泉,國王每天都來泉中洗浴。各位大臣把自己統率的士兵,全部帶來,埋伏在花園四周。次日,駁足王來到花園清泉中洗浴,剛進清泉,伏兵一時從四麵圍合,把駁足王包圍在中間,要殺死國王。

駁足王見眾兵相集,萬分驚恐地說:”你們這是做什麼,為什麼要圍逼我?”

諸位大臣說:”你身為一國之王,保護人民是你的職責。你卻教唆廚師,殺人而食,致使萬民痛苦,無處申冤,忍無可忍。今天我們要為民除害。”

駁足王說:”我實在太無人性了,從今以後,我再不這樣做了,希望你們寬恕我,我一定自改其過。”

大臣們說:”我們不能放過你,即使今日天上下黑雪,你的頭上生黑蛇,我們也不聽你的,現在你不必多說了。”

駁足王聽過大臣們的話,自知必死無疑,無路可逃。就對大臣們說:”你們應當殺死我,但希望你們稍等片刻,讓我稍微休息一會兒。”

大臣們聽從了國王的乞求,沒有立刻殺死國王。

駁足王對天發誓:”自我生來,修善積德;為王治國,供養仙人。合集眾德,讓我今日,變成飛行羅刹②。”誓言剛完,化做羅刹惡鬼,飛行空中,對大臣們說:”你們合謀設計,欲想強行殺我,賴我大幸,能夠自救,從今以後,你們就好好忍受吧,你們的嬌妻愛子,我會一個個吃完。”

駁足王說完此話,便飛離王城。後來停住在山林間,飛行捉人,捉住之後,拖人山林,殺死啖食。全國人民,人心惶惶,驚慌害怕,四處躲藏。駁足王如像這樣,殺害多人。諸羅刹小鬼,投奔駁足王處,成為黨徒翼從。徒眾越來越多,殺害的人也越來越多,對人民的危害越來越深。後來諸位羅刹惡鬼對駁足王說:”我等事奉大王,是大王的忠心黨徒翼從,希望大王為我們舉行一次大宴會。”

駁足王同意了諸位羅刹惡鬼的要求,並對羅刹小鬼們說:”你們如果抓來人間諸王,數滿一千,我就為你們舉辦一次千人人肉大宴會。”

羅刹惡鬼遵照駁足王許諾,四處去捕抓國王,抓來之後,就秘囚在深山裏。已經抓得了九百九十九個國王,隻缺一王,其數未滿。

諸位國王心想:”我們沒有本領,是無法逃出的。如果惡鬼能把須陀素彌王③抓來。須陀素彌王精明智慧,就會有辦法解救我們。”

諸位國王想好計策後,就對駁足王說:”大王不是想辦大宴會嗎?為了使宴會辦得特別,另有風味。希望隻抓諸國大王,不要抓諸國小王。須陀素彌是大國之王,有很高的道德。要是大王把須陀素彌也抓來,宴會就會辦得更好。”

駁足王聽後,不服氣地說:”我要看看他有何種德性。”說完之後,便飛行空中,前往王城,想把須陀素彌王抓來。

當時,須陀素彌王帶著宮女侍從,從王城出發,要到城外花園清泉裏去洗浴。在路邊遇到一個婆羅門道徒,向他乞求布施。須陀素彌王對婆羅門道徒說:”等我洗浴回來後,一定給你布施。”

須陀素彌王來到花園,進入清泉洗浴。就在此時,駁足王從空中飛來,把須陀素彌王抓獲。從花園帶到山林之中,須陀素彌王憂愁哭泣。

駁足王看到之後,就問須陀素彌王:”聽說你德高望眾,天下第一,有大丈夫之誌,對於死應當理智豁達。現在你為什麼這樣愁苦,哭泣得像小孩兒一樣?”

須陀素彌王對駁足王說:”我並不憐惜自身,貪生怕死。隻是想到我有生以來,從無說過謊言。今晨出宮時,見到一道士,攔車擋駕,向我乞施。我已答應洗浴回還,一定給他布施。不想尚未出浴,就被大王帶到山中。想起我今日許下諾言,失信於人,所以才這樣愁苦。並不是憐惜自身而哭泣。希望大王慈悲,給我七天時間,等我向婆羅門道士布施供養之後,一定回歸受死。”

駁足王聽後,十分感慨地對須陀素彌王說:”你今日回去,期限一到,你就回來受死。就是你不自己來,我還能把你抓回來。”

駁足王說完,就放了須陀素彌王。須陀素彌王回到國內,婆羅門道士還在王宮外等待。須陀素彌王看到後,十分高興,立即具辦齋宴,布施供養道士。婆羅門道士知道國王不久還要歸還山林,守信受死。擔心國王思念國家和親人,而憂愁悲傷,就為國王誦念了如下偈語:

劫數終極 乾坤洞然

須彌巨海 都為灰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