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20世紀最為嚴重的洪水之一——1913年美國發生大水災(1 / 2)

1913年3月末,洪水淹沒了美國伊利諾伊、印第安納,特別是俄亥俄州的大片土地。代頓、哈密爾頓、皮奎、齊良亞、曾斯維多等城市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嚴重。暴雨使賽歐托、馬德、邁阿密、穆斯金格姆等河水泛濫。500人在大水中喪生,數百人失蹤,損失達4700萬美元。

1913年3月末,暴雨使河水上漲,衝決河堤,衝刷幾十年曾免受水災襲擊的城鎮。3月5日,代頓的邁阿密河決堤,接著67條河堤崩決。

幾分鍾後,代頓就被淹沒在7至12英尺深水中,許多建築物倒塌。該城的災難數小時不為外界所知,因為與外界聯係的最後一條電話單線在大水的壓力下斷了。幾條河流都泛濫了,並在該城附近彙合。12.5萬居民迅速跑上屋頂或樹上。

早在前一天下的大雨,就有大約6英寸的雨量,足以衝決已經不牢的河堤。一位記者寫道:“俄亥俄州的6英寸的降雨量就是5億7千5百萬立方英尺的水,相當於一個80英裏長、25英裏寬、10英裏深的湖。俄亥俄州3天所下的雨水就等於180億噸的水。”

洪水使代頓地區的居民猝不及防,許多人被衝到街上。洪水衝斷電話線路前,兩名話務員急急忙忙地向附近萊巴嫩城發話,通報代頓的災情。

特洛伊和塔格摩爾兩城,完全被水淹沒。3月25日,俄亥俄河堤全線崩決。賽歐托河經普茲茅斯流入俄亥俄河,在俄亥俄中央分水線段上漲,河水衝入普茲茅斯以及哥倫布、瑟克爾維爾等城。印第安納州的沃巴升河和懷特河也相繼泛濫、造成生命財產重大損失。

市內的一些古老建築物,如阿凱大廈、科諾佛大廈、庫赫恩大廈、卡拉漢銀行、聯合出版公司大樓,經受了洪水的襲擊。大約7000居民在這些地方避難。國家貨幣注冊工廠被臨時改為醫院和救災中心。

《芝加哥報》的年僅18歲的新聞記者柏恩·赫奇特,是第一個到達代頓報導災情的記者。他發往《芝加哥報》的第一封電報描述了12名電報報務員堅守崗位30小時的情況。“他們也是洪水中的英雄。他們經手發出成千上萬封電報,日夜堅守崗位。一些人由於過度疲勞而倒在地上。”這些報務員當然不知道,他們的家裏人是否安全。這位新聞記者在另一篇文章中講述了他采訪時的經曆。“我在小船上呆了一天,在代頓的洪水裏劃來劃去,會見船員和收集災情的素材。到了晚上我倒下睡著了。營救人員發現了,把我送到了國家貨幣注冊大樓,紅十字會在這裏成立指揮中心。我睡醒來時,發現自己穿上了睡衣,脖子上還掛著簽子。我大吵大嚷,可護士不讓我‘出院’,直到我對大夫說清楚我是新聞記者,還要寫一篇報導發在報紙第一版上時,他們才讓我出去。”

當代頓的洪水開始消退時,慷慨大方的公民拿出自己的衣服提供給難民,難民可以免費領到食物的情景比比皆是。

俄亥俄州大部分地區與代頓受到洪水的襲擊大致相同。一列火車駛過俄亥俄州,乘客們在高高的路基上目睹了洪水淹沒托萊多附近的情景。災民們涉過湍急的大水,來到火車旁,請求司機把他們帶到托萊多。他們滿臉淚水,哭訴著財產的損失。寒風習習,當他們爬上火車時,有人已經凍僵了,托萊多的低窪地也被洪水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