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雜篇(3)(1 / 3)

某次,龐炳勳邀請常為他疹病日籍名醫矢原大夫,到軍中觀操,矢原大夫以不諳軍旅,婉言謝絕。而龐堅持再三,說:“觀操是句好聽的話,天知道,觀個雞×!其實就是弟兄們翻翻杠子,來點雜耍,咱看您大夫是個朋友,就用不著給你裝蒜。”

某次,馮玉祥邀黃郛為第七旅講演,黃郛早到旅部約一小時,驅車直入營房,至正廳門外,瞥見張之江跪在電話機前,黃大感驚訝,便問張道:“子薑兄,這是怎麼回事?”張一語不發,且仍不敢起迎。黃急忙打電話至南苑陸軍檢閱使署,向馮玉祥質詢究竟。馮在電話中令張起迎,張始敢起立。事後,黃得知原委:馮張兩人在電話中商討某項問題,一言不合,馮便喝令跪下。

張之江可稱西北軍中基督徒第一人,自費精印新舊約聖經一萬部,分贈軍中同誌,馮玉祥稱其為大主教。張又曾修造大教堂一所,每逢禮拜日,宣道其中,實行“軍教主義”,自稱為“真救世軍”。張之江所印聖經,封麵自題:“此天下之大經也。”金字輝煌,並親署其名於上。初印本且有張親撰的序文,內容不知所雲。經王正廷之勸告,始行刪去。

陳光遠督贛,為自己慶壽,廣收賀禮,商會以赤金鑄八仙人一套為祝,陳連連稱好。後又曰:“隻可惜小一點。”

袁世凱辦模範團,意欲培養嫡係親貴武力。陳光遠任團副(團長袁自兼)。第一期學員畢業,團副照例訓話。陳不學無術,然又好謅文,以避人譏其無學。陳訓話雲:“你們已經畢業,由大元帥親手培養。大元帥對你們期望很大,你們要好好幹,將來你們都不堪設想啊!”不可限量,說成“不堪設想”,全團為之大嘩。

曹錕曾委王懷慶為熱察綏巡閱使,讓他駐節承德。但王不願出京,一再拖延。原來是因為承德有個棒棰山,而“棒棰打罄”(罄與慶字同音),王忌其不祥,故不願往,隻在北京成立了熱察綏巡閱使署軍務處,派一中將參議駐承德聯係。

第二次直奉戰爭,吳佩孚派王懷慶為直軍軍第二軍總司令,出冷口,經朝陽,趨義縣、錦州。王懷慶事先特地選定了農曆八月十九這個據說宜於出征的黃道吉日,並且選定經由德勝門出城,取其得勝凱旋的意思。到火車站登車時,由事先特地物色來的一個名叫王得勝的軍官跑步向前,高聲大喊:“王得勝迎接將軍!”王即揮手微笑,登車出發。

王懷慶是軍閥中有名的財主,所以他在曹錕賄選總統前,敢拍著胸脯說:“三哥用錢說一聲,由我來接著!”,可實際上他浮錢、房產、地業、金銀之類,並不如李純、王占元、陳光遠多。他的強項是擁有北京故宮、熱河行宮、北京頤和園的不少珍寶。

王懷慶幼時家貧,發跡後卻十分貪婪。此人嗜好除了聞鼻煙、坐馬桶之外,最大的興趣就是收集古玩,

徐世昌、黎元洪、曹錕執政期間,王懷慶連續擔任熱察綏巡閱使,並兼任熱河都統、京畿衛戍總司令。

自家蓋房子需要西洋石料,王懷慶敢把圓明園安佑宮的大牆推倒;為了要幾根金絲楠木大料,他也能把正陽門外的兩個箭樓給拆了;想獲取宮中的東西,他派爪牙假做盜賊,將頤和園內的珍玩、名畫、貢品偷出,再由偵緝隊出頭追查,用贗品掉包換走真品。一段時間下來,頤和園中不少的陳列物,都變成了王懷慶家裏的古玩、玉器、字畫。

1924年,蕭耀南撥款五十萬慶祝五十壽辰,在武漢二十多家大飯店聯合包辦西餐,席上有進口白蘭地酒及鐵皮聽裝高級香煙,從北京邀請著名的戲班子來漢口唱戲,還有鴉片煙膏供來賓吸食。各省軍政官長均前來祝賀,其中最為昂貴的賀禮是安徽軍務督辦馬聯甲送的一付鑽石鑲的麻將牌。

蕭耀南為人脾氣甚好,平日廣結人緣,並不因地位升遷而忘形。作省督之後,常有貧寒鄉鄰來武漢,短衫赤腳,提一籃雞蛋登督署求見,蕭也能降階相迎。蕭有一侄兒在鄉間任團總,因小事與當地一位年老鄉紳發生口角,其侄仗勢逞凶,鄉紳不服,鬧到省署,蕭厲聲訓斥其侄向老人道歉,此事方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