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觀瀾書館道乘龍(2 / 2)

姬猛呃了一聲道:原來是你,大耳聃。

那被叫做大耳聃的書吏聞言微一屈腰拱手道:正是微臣,不知大王駕臨觀瀾書館,要看何書,微臣即可取來。

姬猛轉目看著大耳聃道:方才你說的河圖仙蹤,是什麼書?孤很覺陌生?

大耳聃施禮答道:河圖仙蹤是夏商之書,撰者無名,寫的是河圖這本典籍和與之相關的一些奇異故事。大王如有興趣,微臣這便去找。。。

姬猛心中一笑,方才剛說河圖仙蹤被我師弟借走,此刻哪裏去找,隨口道:此書不是碧瞳兒借走了麼?

大耳聃屈腰答道:確是借走了,不過,微臣還有一冊,借走的,乃是微臣抄錄之副本。

奧,姬猛微微一讚:好,大耳聃,孤卻不看,你講來孤聽聽

大耳聃接口道:王上願聽,微臣自當講來。

說著話,徐徐講來,卻將河圖之事,說的異常有趣,姬猛漸漸聽得入神,卻被外麵內侍之聲打斷:大王,晚膳已到。

大耳聃住口不言,側身閃在一邊,姬猛略覺遺憾,支起半身道:傳進來吧,一時大門開啟,數個治膳司的內監魚貫而入,手中朱盒陸續打開,在姬猛身側條案上擺的琳琅滿目,立時飯菜香氣合著滿館書簡之味,將偌大藏書館蒸騰出許多活氣。

姬猛站起身來,在內侍手捧金盆內,沾了沾手,接著另一個內侍手中錦帕即刻伺候擦拭已畢,姬猛揮手,諸人退下,大耳聃隨著手勢也要退出,姬猛喊道:大耳聃回來。那人聞聲而住道:王上用膳,微臣理當告退,否則於理不合。姬猛哈哈一笑:不待王命,擅自退下,更是罪不可恕。

大耳聃轉身道:王上有何吩咐?微臣豈敢不尊。

姬猛將金樽斟滿,端起來道:大耳聃,你守書館擅自借閱別人王家藏書,罪一也,該當如何?

大耳聃聞言一顫:稟大王,單憑大王發落。

姬猛端起金樽垂目道:嗯,周王朝無此罪狀,孤覺得,斷四肢似妥。

大耳聃聞言跪地道:大王之意,甚妥。

呃,姬猛奇道:那便如此,你可無怨無悔。。

大耳聃言道:微臣不敢。

姬猛心中更奇思道:別人聞此,骨戰漿出,此人有些意思。念及於此喝道:來人。立時大門複開,閃進四個幽靈一般內侍,姬猛將樽中美酒,一口而盡,放了金樽道:將大耳聃雙。。。。

話未說完,四個內侍方要趨近拿人,大耳聃忽然說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姬猛正要說出懲罰大耳聃之言,不妨大耳聃忽然長河倒泄,抑揚頓挫講出鏗鏘之聲。姬猛聞聽內裏極是有趣,住語一笑:大耳聃,你這是給孤背誦什麼?

大耳聃接口道:三皇五帝,乘龍之道。

姬猛心中一震,略一沉思,向著兩個小內侍施個眼神,四個內侍複又退出,大門複閉。

姬猛心知大耳聃耍滑頭,卻不揭破,隻覺今日十分有趣,前有寶璣和尚,後有宗伯,接著卻是這個大耳聃,混不似往日沉悶壓抑。

轉步來去,又複撿筷進了幾口飯菜,將金樽又複斟滿,卻不喝,嘴角一抿道:大耳聃,何為乘龍之道?

大耳聃身形不動:乃是飛升之意。

姬猛接口道:飛升是何意?

大耳聃道:眾目之下,騰空而去,不複再受閻浮之苦,飛升上界之意。

姬猛哈哈一笑:此等糊弄凡夫之語,孤卻不信?

大耳聃接道:王上英明,四海之內,王上所言,震古爍今。

姬猛一愣道:大耳聃,你敢諷刺本王,難不成給你個車裂試試?

大耳聃道:王上方才所說,真是真意,微臣豈敢有些微不敬之意。

姬猛奇道:如此一來,這許多煌煌之作,豈非都是虛妄麼?

大耳聃一歎道:書中之事,也許盡有,王上之言,豈能不真。

姬猛微一愣怔,心中卻明,繞來繞去,這大耳聃是轉著彎兜圈子,我說是真就是真,我說不真就不真,這馬屁拍的倒也有些門路,心中一樂:大耳聃,來,陪孤王喝一杯。

大耳聃一禮到地:謝王上隆恩,說著話膝行向前,一點也不客氣,自姬猛手中接了金樽,一飲而盡。複叩頭謝恩,將金樽雙手奉上頭頂。

姬猛心中大悅,擱了金樽,向著躺椅上倚靠,說道:念你抄錄副本有功,又能講些陳年舊事,傳閱之罪暫免,起來吧。

大耳聃聞聲謝恩而起,姬猛又道:方才你說的黃帝之事,來,你再給孤王講一段。

大耳聃微一施禮開口又道:黃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五戴己,養正命,娛耳目,供鼻口。。。。

一時觀瀾書館之內,侃侃之聲夾著一句半句詢問,在館前闊院中幽幽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