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李淵的“引蛇出洞“(2)(2 / 3)

劉黑闥剛剛起事時,參加起事的士兵為的是能夠吃飽一頓飯,現在溫飽的問題解決了,追逐權力成了他們最高的理想,從竇建德的事情上,一些士兵看出了權力的作用,隻有擁有它,自己生活才能過得好。

劉黑闥冷靜下來的時候,也常常暗自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自己會成功嗎,自己打出的口號,局限了眾人的思維,單純依靠竇建德這麵旗幟,劉黑闥認為自己的隊伍成不了大氣候。但他也知道,現在後悔已經晚了,事情發展如此,隻有硬著頭皮往上頂了。

公元621年10月,聽說李玄通要來,劉黑闥加緊了對其他地方的搶奪,在和李玄通交手之前,劉黑闥要將自己的戰果展示給這位曾經的同事看。麵對李玄通這位曾經的戰友,劉黑闥有自己的想法。

第五節 李玄通戰敗

劉黑闥與李玄通曾經都是竇建德的部下,公元621年7月竇建德失勢,劉黑闥選擇了隱居,李玄通則帶領餘眾投降了李淵。

曾經都在一個戰壕滾爬,劉黑闥想到自己與李玄通曾經的關係,戰鬥之前,劉黑闥想做做李玄通的思想工作,讓他歸順自己。

麵對劉黑闥,李玄通有一種別樣的感受,戰友情最難忘,更何況還是戰場上的生死之交,李玄通感覺自己對劉黑闥下不了手。但一想到自己當初麵對李淵立下的軍令狀,李玄通立即打消了心中的故人之情,一仆不侍二主,李玄通明白,自己現在的老板是李淵。

如果和劉黑闥言和,意味著自己要背叛李淵。這或許對李淵沒有什麼影響,但李玄通很清楚,這對自己的名譽會有重大影響,自己在人們眼中就成了一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李玄通現在麵臨一個兩難的選擇,想了很久,李玄通終於下定決心,劉黑闥的事情自己必須嚴肅對待,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名譽。

和劉黑闥在一起,李玄通知道自己也能成就一番事業,但他並不想這樣幹。竇建德已經死了,自己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個牢固的靠山,依現在的形勢,李淵才是最佳的人選。

當兩軍對陣的時候,劉黑闥與李玄通相見,劉黑闥顯得很激動,李玄通盡管努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但還是流露出對戰友情的追念。

劉黑闥在戰場的另一邊叫到:“李將軍可好,我是黑闥,今天的仗我看算了,別打了,我們坐下來喝喝酒,聊一聊。”

李玄通想了很久,但話一到嘴邊又縮了回去,僵硬回道:“劉黑闥你這個叛賊,今天我奉唐王之令收剿你,趕快下馬投降,我饒你不死。”

李玄通說這話時,心裏有一種別樣的難受,他很想和劉黑闥敘敘舊情,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這樣幹,自己現在是李淵的手下,那樣做就是叛主。

準備了一肚子話的劉黑闥聽到李玄通的回答,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在他猶豫的瞬間,李玄通領著軍隊殺了過來。

李玄通變化之快,讓劉黑闥倍感意外,看來李淵的管理水平確實很高,高水平的權術就是能換掉別人的思想,裝上自己的東西。

李玄通的事情,證明李淵的政治藝術確實練到了家。麵對從前的戰友,李玄通沒有選擇背叛,這裏麵如果沒有李淵對李玄通的思想工作,事情不會這樣輕易成功。

劉黑闥事先並沒有做好針對李玄通作戰的準備,李玄通的突然襲擊,打了劉黑闥一個措手不及。最後劉黑闥讓李玄通追著跑了幾座山,才幸運的逃掉,保住了命。

經過剛才的事,劉黑闥認識到講和已經沒有實質性的效果,在自己這位戰友麵前,現在隻有一種選擇,你死我活的大戰一場。

李玄通並沒有因為自己和劉黑闥戰友的關係,放棄對他的攻擊。相反,李玄通對劉黑闥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擊,此時在李玄通心中,什麼也沒有自己在長安城立下的軍令狀重要,作為一個軍人,李玄通知道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務。

沒有等到劉黑闥緩過神,李玄通的軍隊已經追到了劉黑闥的眼前,看到李玄通咄咄逼人的架勢,劉黑闥這時感到了害怕。

從力量上對比,劉黑闥便知自己不是李玄通的對手,李玄通有五萬兵馬,劉黑闥隻有幾千人的隊伍,硬對硬的幹一仗,劉黑闥知道自己必定失敗。

為了在氣勢上壓住對方,劉黑闥想到了拉虎皮做大旗的方法。將軍隊分散開,綿延散布在十幾公裏的路上,這樣做馬上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不知劉黑闥真實實力的李玄通不敢貿然發動進攻,雙方就此僵持了下來。

李玄通與劉黑闥的陣地相隔一條河,如果要攻擊劉黑闥,李玄通必須載兵過河。這一點難住了李玄通,如果沒有順風,自己人過河就成了一個幻想。

李淵不時發來電報詢問前方戰況,李玄通明白李淵的意思,接連的電報也包含另一層意思,李淵想盡快看到自己的戰果。

為此,李玄通每天盼望著順風快快來臨,自己才好進行登陸作戰。等待了一段時間,李玄通正為此事感到煩躁的時候,順風來了,抓住這個機會,李玄通發起了對劉黑闥的登陸戰。

當李玄通的軍隊行進到河中央時,風突然轉變了方向,劉黑闥看準時機,帶領自己人殺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