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卡吉納的幾項政策一經頒布執行,除了盧伽爾安達等一些貪官汙吏外,國民都非常滿意。於是,拉伽什的社會危機得到緩解,民眾都說烏魯卡吉納是能人。烏魯卡吉納也可抽出時間解決一些棘手的遺留問題了。
此時的蘇美爾人雖然進入了私有製社會,但有些習慣卻依然停留在原始社會。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各地常常發生這樣的事:如果有人自己辛辛苦苦地挖了口魚塘,幹活時沒人幫忙,待魚養大了的時候,同村的人都來了。他們認為應該利益均沾,塘主攔都攔不住。盧伽爾安達當政時,公民之間的糾紛層出不窮。公民們告到他麵前,他能推就推,本來他的心思也沒放在這上麵,他自己也在想方設法占別人的便宜。
烏魯卡吉納上台後,開始將這些事放在心上。隻是開始時事情太多,有時顧不過來,於是白吃白喝的事依然存在。因而鬥毆的事也時有發生。一日,有人將塘主的牙齒打掉了,塘主找到王宮來。烏魯卡吉納處理了這起撈魚的事件後,財產私有製得到了確認,無人再敢借舊習欺侮勤勞致富的人了。
一天,烏魯卡吉納正和貴族會議的成員研究開掘運河、興修內城的事,傳事官報告宮外有一對夫妻吵鬧,找恩喜公斷。原來是一對夫婦,最近女人在同村又看中了另一個男子。她丈夫知道後,便扯著她找恩喜理論,並請求允許他休妻。
蘇美爾人曾實行一妻多夫製,一個女人通常可以嫁兩個丈夫。雖然後來實行一夫一妻製,但一妻嫁二夫仍然是社會所允許的現象。男子如果提出離婚,要由公職人員批準。若經恩喜裁判,則要收五舍克勒銀子的手續費,合四十二克銀子;若經下級官員裁判,則交一舍克勒銀子。當時,這樣的價格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的,所以離婚休妻對窮人來說是件很困難的事。
二三天後,烏魯卡納吉在王宮門前公布法令說:廢止從前一個女人可嫁兩個丈夫的習慣,取消對男子休妻征收費用。若再有一女嫁兩夫的現象,這女子便屬大逆不道,應亂石砸死。此外,婚姻要由父親首肯。專偶製和婚姻方麵的父權製從此在拉伽什牢固地建立起來了。
烏魯卡吉納在國內施行了一係列改革:廢除寺廟的納稅義務,罷除監督和稅吏,減輕宗教費用,公布法律,禁止欺騙、偷盜、搶劫和債務奴役,保護孤兒、寡婦。他還開鑿了兩條河渠,一條流入寧娜城,一條流入吉爾蘇。他的改革措施對拉伽什的發展起了有利的影響。當時,自由民男子的人數增加了十倍,多達三萬六千人。烏魯卡吉納的改革說明新舊社會交替的時代,舊的習慣和勢力總是不絕如縷,必須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能根除。烏魯卡吉納堪稱拉伽什恩喜中最出色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