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金字塔的來曆(1 / 1)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一種陵墓建築,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古埃及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後靈魂可以附著在木乃伊上得到複活,在另一個世界永久存在。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作是塵世生活的延續,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地為死後做準備,以期住進永久享受的世界。因此,製作木乃伊,修建金字塔的風氣在統治者中盛行。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麵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

古埃及陵墓建築有一個發展過程。最早的墓葬形式是在地上挖一個坑,再堆成一個沙堆。後來墓穴越挖越深,成為地下室,並在地麵沙堆周圍砌成石牆,就是官僚貴族所建的馬斯塔巴式墳墓。金字塔也就是由它發展來的。“馬斯塔巴”是阿拉伯文,意為石凳。這種墳墓多用石頭建造,呈梯形六麵體。分地下墓穴和地上奠堂兩部分。

金字塔始建於古王國時期,從古代埃及第三王朝開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製製度基本形成。法老獨攬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司法和宗教大權。金字塔的修建,就反映了法老至高無上的權力。每個法老在登基之初便著手安排自己的後事,修建金字塔。他們改變過去用泥磚建造馬斯塔巴式陵寢的傳統,開始利用石材建造“永久的宮殿”。第一個國王內布卡修建的平頂式陵墓建築,據說是由年輕的建築設計師伊姆荷太普發明的。他用小型石塊在薩卡拉建造了古王國時期第一座金字塔,並用石灰岩包裹起來。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王統治時期在達赫蘇爾建造了兩座高度分別為100米和99米的金字塔。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斯尼弗魯的兒子胡夫的金字塔,它位於首都孟斐斯20公裏外的今開羅附近,是胡夫讓他的兄弟海米昂設計建造的。

這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經過幾千年來的風吹雨打,頂端已經剝蝕了將近10米。但在1889年巴黎建築起埃菲爾鐵塔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這座金字塔的底麵呈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在一公裏的路程。這座占地麵積52906平方米的金塔,由大約230萬塊巨石砌成,每塊巨石重達2.5噸左右。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麵的。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人們也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砌工之精確,不能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跡。

金字塔內有胡夫的地下墓室,其入口在城北距地麵18米處。入口處還有一條下行通道通往地下室;東部為一正殿,內有巨大的國王雕像距入口20米處,又分出一條上行通道;再向前又分為兩支:一支通往後室寢殿,另一支通往斜廊。斜廊的盡頭是國王葬室。葬室約6米高,平的頂蓋用400噸重的大石板建造而成。王棺為紅色花崗岩石製造。金字塔內部結構之複雜,令人讚歎不已。

據西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估計,這項浩大的工程以10萬人為一大群,采取輪換製勞動,每一大群人勞動3個月。古埃及奴隸是借助畜力和滾木,把巨石運到建築地點,他們又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著斜坡拉上金字塔。就這樣堆一層坡,砌一層石,逐漸加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30年的時間。

對於希羅多德的說法,後人提出了許多的疑問。但是到今天仍然是一個沒有人能做出完美答案的難題。本世紀以來,隨著飛碟觀察和研究活動越來越廣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變幻莫測的飛碟上的外星人聯係起來。他們認為,在幾千年前,人類是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這樣的能力,隻有外星人才能有。他們經過計算還發現,通過開羅近郊胡夫金字塔的經線把地球分成東西兩個半球,它們的陸地麵積是相等的。這種“巧合”大概是外星人選擇金字塔建造地點的用意。法國化學家戴維杜維斯,提出了一個關於金字塔的全新見解,他認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澆築的。盡管考古證明,人類在幾千年前就已掌握混泥土製作技術,但這些貝殼石灰石澆築得如此堅如磐石,以至很難將它們與花崗岩區別開來,實在難以相信。

無論如何,修建金字塔,一定是集中了當時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聰明才智,因為它需要解決的難題肯定很多。但是,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金字塔修起來了,而且屹立了4000多年,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不可置疑,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智慧的結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