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附錄一 新中國成立後祭祀的禮儀、禮器(1)(2 / 3)

第三,公祭黃帝陵禮儀方案

祭典程序(由9:50開始,取“九五至尊”之意。祭典時間約為35分鍾,以下各項由主持人宣布):

第一項 全體肅立

第二項 鳴放禮炮(9響,寓意中國傳統最高禮數)或鳴鍾擊鼓(鳴鍾9響,擊鼓34咚)。

第三項 敬奏祭樂(《黃鍾大呂頌軒轅》)

第四項 主祭人就位

第五項 陪祭人就位

第六項 參祭人就位

第七項 上香奠酒(主祭人舉爵行奠酒禮)

第八項 敬獻花籃

第九項 恭讀祭文(由主祭人恭讀,或專職廣播員宣讀)

第十項 行鞠躬禮

第十一項 樂舞告祭(《軒轅黃帝頌》)

第十二項 典禮告成

第四,黃帝陵祭器方案

遵從古代均以青銅禮器作為黃帝祭器的傳統,黃帝陵采用天子等級、式樣仿古,造型莊重、紋飾俊美的銅質祭器,即可藏傳後世,又可參觀鑒賞。為與古代青銅器有所區別,每器均鑄“黃陵祭器”四字,並予以編號。

祭器分大殿內、外兩部分。

1.大殿外廣場上,有“盛德垂範”大鼎18件,圓形,通高250厘米(詳細說明見儀仗祭器方案,以下所設各器相同)。

2.大殿內57件(套)祭器銅鑄,祭品擬用食物或用樹脂仿製。

列鼎一套9件,紋飾相同,大小相次,高90厘米,最小高50厘米。內壁鑄銘文:“赫赫吾祖,德惠永長;祚我中華,彌剛彌強;載寧九州,民富小康;鼎鑄盛世,用祀用享。”

設俎9件,形製紋飾大小相同,通高46厘米,長88厘米、寬22厘米。

設尊4件,其中圓尊2件,形製紋飾大小相同。通高50厘米,銘文與俎同;方尊2件,形製紋飾大小相同。通高50厘米,銘文與圓尊同。

設壺4件,圓壺、方壺各2件,花紋及大小相同。高均65厘米,內壁銘文亦與尊同。

設簋8件,形製紋飾大小相同。內底銘文與壺相同。通高60厘米。

設豆8件,形製紋飾大小相同。通高50厘米,銘文與壺相同。

小爵3件,奠酒盤1件。

燭台4件,圓柄燭台均高35厘米。

編鍾一套,複製曾侯乙墓的編鍾一套,將鉦間銘文鑄為:“赫赫吾祖,德惠永長;祚我中華,彌剛彌強;載寧九州,民富小康;鍾鑄盛世,用祀用享。”

編磬一套,亦複製曾侯乙墓,銘文個別字改刻。

第五,黃帝陵儀仗方案

屬天子等級,列置於祭祀大院。

1.旗幟(50麵)

(1)太常 旗麵高3米、寬2米、旗長1.5米,旗黃色,繪青色日月星辰、升龍降龍、祥雲波濤,青,杏黃旗,龍頭杆頂。

(2)黃麾 絳色帛製,篆書“黃麾”二字,杆有金龍頭。

(3)儀仗旗 龍旗、門旗、日、月旗,五星旗(金、木、水、火、土),風、雨、雷、雲旗,四瀆旗、五嶽旗、廿八宿旗、猛獸猛禽旗。

2.兵仗8對(16件)

鉞、戚、斧、刀、戈、戟、矛、殳各2件,通長50厘米,朱漆柄、銅鐓。

第六,黃帝陵祭祀樂舞方案

名稱:《軒轅黃帝頌》。分為四段,采用漢式服飾。部分演職人員請武警部隊協助解決。

1.祥雲吉雨。以黃帝時代的雲門大卷為創作依據,歌頌黃帝功德。以編鍾、編磬伴奏,雲旗長袖人聲詠唱,翩躚而舞。

2.百獸率舞。鳥獸是部落圖騰的體現,使用各種道具,結合巫舞與篝火舞,表現部落間之和諧生活。

3.中華鼓魂。驚雷震天,鼓舞士氣。主要用陝西洛川蹩鼓、韓城行鼓等鼓樂,重新結構,表現發奮圖強的堅強信念。當軒轅被擁戴為黃帝時,合唱《軒轅黃帝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