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山巍巍,沮水長長,
五千年文明開啟曙光。
緯地經天拓洪荒,
中華一統日月朗。
啊!龍吟鳳歌,國運永昌,
黃帝功德,萬代頌揚。
4.馭龍飛天。在激烈的鼓聲中,《軒轅黃帝頌》合唱的變奏,千鴿衝霄,萬民叩拜,黃色巨龍騰空而起,象征民族精神的騰躍。
另外,擬譜寫公祭時段內的背景音樂、典禮音樂,優化祭祀聽覺氛圍。
第七,迎祖追遠祭方案
清明節前一天晚上,在黃陵縣內舉辦“迎祖追遠祭”大型活動,以第二天的各種儀仗、鼓樂隊為前導,其後由身繪各色龍紋的青壯年,主要是武警部隊人員組成,抬黃帝靈位肖像,在城區之內鼓舞遊行,銃聲震天,氣氛熱烈,追念先祖,喚起人們懷遠之情,為次日大祭作好準備,亦逐漸使其成為吸引海內外華人來黃陵祭祖的重要活動。迎祖追遠活動由黃陵縣組織實施。
第八,黃帝雕像方案
按照北京專家論證會的意見,仍以山東濟寧東漢武梁祠的石刻像為藍本,雕塑祭祀大典內之黃帝像。此像為國內現存的最早黃帝像,為海內外華人所共識。為慎重起見,初步決定將現在黃帝古柏院人文初祖殿內,由我省雕塑家於1987年創作的黃帝像,稍加完善,移入大殿,為甲申清明祭祀之主像。該像亦根據漢代武梁祠石刻而創作的,在衣紋、神態等方麵都有了細化,無論在體量、色彩、形態方麵,基本可達到甲申清明祭祀的要求,是件很莊重嚴肅的作品。俟甲申清明祭過後,擬在全國範圍內征集祭祀大殿黃帝像之設計方案,經省內外專家論證後,再進入新像製作階段。
第九,關於祭祀大典的組織方案
1.公祭規模:按照祭祀大院設計可容納8000—10000人同時祭祀。
2.公祭規格可分兩種:
(1)國家領導人主祭,陝西省陪祭。
(2)國家領導人主祭,各省市輪流陪祭。
每五年設大祭,應由國家領導人主祭,各省市聯合陪祭。陪祭人數不定,視各省參加情況決定。
3.如各省主祭,建議公祭典禮主持人(司儀),由黃陵官員擔任。
4.典禮前,擬由專職播音員介紹公祭情況,介紹黃帝功德,介紹參祭領導及來賓。
5.參加祭祀的人員應著裝整齊,在祭祀大院內設有主、陪祭人員更衣室,有專司人員服務。
6.舉行公祭典禮期間,從軒轅橋南廣場到祭祀大院內,不得出現商業性廣告,禁止小販擺攤設點,嚴禁有迷信色彩的活動。
7.公祭期間,廣場、柏樹院、祭祀大殿、陵園等處的標語、氣球的內容與所使用的色彩,均由大會設專門機構裁定,杜絕各自為政,造成不良影響。
8.公祭時間為每年清明節,民祭由黃陵縣主持組織,定於每年重陽節。
9.銅質祭器投入較大,建議有關曾侯乙之鍾、磬複製,可由省政府與湖北省政府協商,動員該省捐贈。其餘各祭器、儀仗及音樂、舞蹈等所需經費,請省財政解決。
10.祭文的主導思想應包含:頌揚黃帝功德,回顧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曆程,突出當代成就以及在新世紀為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在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寫作建議用現代漢語,貫注感情,文句精練,便於讀者與聽眾理解。
11.在山門或橋南廣場設1—2個大屏幕直播主會場的祭祀實況,以使各方遊客通過屏幕了解公祭活動,滿足遊客參祭的要求。此屏幕設置由黃陵縣政府負責實施。
12.規範禮儀總體方案,已分別於6月29日通過了省上專家的評審,7月8日通過了北京專家的論證。目前,方案已在吸收各方麵意見作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待省政府批準後,將在甲申年(2004年)清明公祭黃帝陵儀式中試行,逐漸使其規範化、製度化。
黃帝陵祭祀大典總體環境設計方案
本方案將從以下五個方麵規劃設計。
一、總體環境地毯鋪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