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對黃帝陵廟的祭祀,儀式隆重,規模宏大,次數較多。除常規之祭外,逢皇帝登基,太後壽辰,國家慶典,平息叛亂,水旱災害,五穀豐登,大功告成等重大事件,特別是需要團結禦敵,或獲重大成功需要祭告祖先在天之靈時,也常由皇帝決定祭祀黃帝。清朝對黃帝陵的祭祀,見於記載的有30次:清世祖順治八年(1651)派專官到黃帝陵進行祭祀;清聖祖康熙元年(1662)敬遣專官到黃陵祭祀;清聖祖康熙七年(1668)遣工部楊運昌祭告黃帝陵;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遣工部右侍郎加一級蘇拜致祭於黃帝陵,陪祀官有督理陝西等處地方糧儲道副使加四級李國亮、延安府知府毛文堃、中部縣知縣金蘭芝等;清聖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遣鴻臚寺卿劉楷致祭黃帝陵,陪遣官有延安府知府張偉、□州知州胡正著、洛川縣知縣許廷佑、中部縣知縣李暄、宜君縣謝裁秋、儒學訓導閻仕、典史葛珙等;清聖祖康熙三十五年(1696)因歲歉為民祈福,遣都察院協理院事左僉都禦史常繼聖致祭於黃帝陵;清聖祖康熙四十二年(1703)為康熙帝五旬大壽並親閱黃淮堤工回鑾,派遣大理寺少卿莫音代致祭於黃帝陵,陪祀官有延安知府吳存禮、□州知州高怡、洛川縣知縣蕭長祚、宜君縣知縣盧兆鯤、中部縣知縣黃覲光、典使孫時鉉、儒學訓導閻仕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為皇太子廢而複立,遣戶部右侍郎加二級張世爵致祭黃帝陵,陪祀官有延安知府加一級孫川等,從祀官□州知州高怡、洛川縣知縣蕭長祚、宜君縣知縣李之□、中部縣知縣祝文彬等;清聖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為康熙帝六旬大壽遣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蔡升元致祭於黃帝陵,陪祀官為延安知府加二級孫川,從祀官有□州知府加一級功加記錄二次張雲鶴、洛川縣知縣加一級向兆麟、宜君縣知縣加一級李良模、中部縣知縣加一級邰衡等;清聖祖康熙五十八年(1719)遣左春坊左讚善兼翰林院檢討吳孝登致祭黃帝陵,陪祀官有□州知州加一級功加記錄二次張雲鶴、洛川縣知縣加一級軍功記錄一次向兆麟、中部縣知縣加一級杜喬等。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遣通政使司右通政錢以塏致祭黃帝陵;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遣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江球致祭黃帝陵,陪祀官為整飭榆林中西二路兼分巡道陝西按察使司布政司參議朱曙蓀,從祀官有延安府正堂加三級記錄二十五次沈廷正、□州正堂加一級孫毓詮、署膚施縣正堂加一級徐珩等;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太常寺少卿魯國華致祭黃帝陵,從祀官有直隸□州知州李如沅、中部縣知縣何任、宜君縣知縣許克家等。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為世宗配享圜丘禮成,遣翰林院侍讀學士世臣致祭黃帝陵,從祀官有禮部文林郎加一級邢通、直隸□州知州加三級李如沅、署直隸□州同州府通判加三級商北麟等;清高宗乾隆十四年(1749)遣太常寺少卿鍾衡致祭於黃帝陵,陪祭官為分巡鳳邠鹽道按察司副使永敏,從祀官有同州府通判署直隸□州事趙銓、洛川縣知縣方楚正、中部縣知縣楊必名、宜君縣知縣許治、中部縣儒學訓導王運會等;
清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為慈寧太後萬壽晉號,遣太常寺少卿塗逢震致祭黃帝陵,陪祀官有□州直隸知州加三級武敬、洛川縣知縣老爾昌、署宜君縣朱家□濂、中部縣知縣王綱等,從祀官為同州府鹽通判加一級趙銓;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為蕩平準部、太後晉號,遣太常寺卿熊學鵬致祭黃帝陵,陪祭官有候補知府署□州知府雷正、□州直隸州知州記錄十次英德、中部縣知縣王綱等;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遣都察院左副都禦史赫慶致祭黃帝陵,陪祭官有直隸□州知州劉麟勳、中部縣知縣鞏敬緒、宜君縣知縣侯於薊、中部縣儒學訓導李鳳岡等;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為太後萬壽晉號,遣宗人府府丞李友棠致祭黃帝陵,陪祭官有□州知州阿林、□州分州吳廷試、洛川縣知縣溫崧曾、中部縣知縣董廷楷、宜君縣知縣袁維豐、□州儒學訓導李如坤等;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為阿桂平定大小金川,遣內閣學士唐吉泰致祭黃帝陵,陪祭官有候補直隸州署□州加三級記錄五次林蘋範、洛川縣知縣加三級記錄五次溫崧曾、中部縣知縣加三級記錄五次董廷楷、署宜君縣知縣加三級記錄三次任重、中部縣儒學訓導江自嵐等;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1780)為乾隆帝七旬壽誕,遣內閣學士錢載致祭黃帝陵,陪祭官有洛川縣知縣加三級記錄黃輝、中部縣知縣加五級記錄五次董廷楷、中部縣儒學訓導江自嵐等;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785)遣內閣學士胡高望祭告黃帝陵;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1790)遣內閣學士依蘭泰祭告黃帝陵。清仁宗嘉慶元年(1796)遣陝西副都統花向阿祭告黃帝陵;清仁宗嘉慶五年(1800)為高宗配享圜丘禮成,遣戶部右侍郎周興岱祭告黃帝陵:清仁宗嘉慶二十四年(1819)為嘉慶帝六十壽誕,遣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和桂致祭黃帝陵,陪祭官有□州直隸州知州鄂山、中部縣知縣恒亮,執事管右中部縣訓導朱體元、宜君縣馬蘭鎮巡檢劉詢等。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遣西安副督統哈興阿致祭黃帝陵,陪祭官為署□州直隸州知州碩慶,執事官有中部縣訓導趙炳、宜君縣知縣鄧培綬、中部縣典史韓廷楷等;清宣宗道光十六年(1836)為太後萬壽晉號,遣陝西榆綏鎮總兵官郭維昌致祭黃帝陵,陪祭官為□州直隸州知州吳明捷,執事官有中部縣訓導張雲瑞、中部縣典史毛詩、前署中部縣典史趙洙等;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為太後萬壽晉號,遣西安右翼副都統甘露致祭黃帝陵,陪祭官為署□州直隸州知州張其翰、中部縣知縣郭雲章;清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遣西安左翼副都統常春致祭黃帝陵,陪祭官為署□州直隸州陳捷魁、中部縣知縣郭雲章,執事官有中部縣訓導李榮春、洛川縣訓導路三登、宜君縣訓導孫震生等。30次中,清世祖順治在位18年,祭陵l次;清聖祖康熙在位61年,祭陵9次;清世宗雍正在位13年,祭陵3次;清高宗乾隆在位60年,祭陵10次;清仁宗嘉慶在位25年,祭陵3次;清宣宗道光在位30年,祭陵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