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聽信讒言,即將廢我。我內心反省,並無過錯,不能白白被冤枉。我明天早上準備舉大事,希望諸公戮(lù)力幫助我。”說完,起身挨個跪拜。
幾位官員突然聽他這麼說,個個驚愕,一時不知所措。過一會兒,蕭斌和袁淑才說:
“從古以來沒有這麼做的,希望殿下三思。”
劉劭一聽,臉色就變了。蕭斌怕他先拿自己開刀,隻好答應說:
“好吧,臣奉命就是。”
袁淑卻叱責蕭斌:
“你以為殿下真想這麼做嗎?殿下小時候患過病風,這是犯病啦?”
劉劭瞪大眼睛,瞅著袁淑,惡狠狠地問他:
“你說吧,這件事能不能夠成功?”
“以東宮的地位,做這種事又怎會不成功呢?隻恐怕成功之後,為天地所不容,大禍也接踵而來啦!現在中止還來得及。”
袁淑的人緣不錯。劉劭的左右怕他再說下去,劉劭會殺他,便有兩個內侍將他扶了出去,一邊走一邊勸他:
“袁公不要多說了,這種事怎麼能中止呢?”
袁淑回到左衛率省,繞著床走來走去,想不出一個妥善的辦法,到四更天才上床。剛閉上眼睛,就有人來喚他。他穿衣出來一看,太子劉劭坐在畫輪車上,朱衣的外麵披著軟甲,蕭斌坐在他身邊。後麵跟隨著平時入朝的儀從。劉劭讓袁淑上車。袁淑遲遲疑疑,不肯上去,劉劭急了,讓左右把袁淑殺死。
這時東宮奉化門打開,劉劭一行來到台城(即宮城)東門萬春門。蕭斌拿出假詔書對守門的羽林軍將領說,剛得到皇帝的手敕,讓太子帶兵進宮有所收討。羽林軍見太子在車上,不敢攔阻,便把門打開。張超之等率大隊一擁而入。他們越過雲龍門和齋閣,直奔皇帝休息的合殿。那天夜裏,文帝和尚書仆射徐湛之研究立太子的事,直到黎明才去休息,殿上的殘燭還沒熄滅。這時文帝聽到外麵嘈雜的聲音,出來查看,張超之已執刀衝了過來。文帝拿起一張幾子向張超之砸去。張超之把刀一揮,文帝左手的五個手指都被砍落。張超之再一刀,文帝便倒在血泊之中了。
徐湛之因時間晚了沒有回家,這時也宿在殿中。他聽到聲音,趕忙開門。還沒等把門打開,東宮兵已衝了進來,將他殺死。
戍衛的禁衛軍將領聞訊後,有的出來抵抗,有的卻望風趨附。當時的侍中省分上省、下省兩部,上省處於禁城之中。侍中江湛正趕上值宿。他藏匿於旁邊的小屋裏,被亂兵殺害。
劉劭又派人闖入後宮,殺了潘淑妃和皇帝的其他妃嬪及親信幾十人。劉劭又派人去召劉浚,讓他入宮協助。
那時劉浚因等著去荊州,已從京口回來,住在王府。天亮不久,王府舍人朱法瑜匆匆跑來,告訴劉浚說:
“台城之內喧嘩呼嘈,宮門都關了,道上傳說太子謀反,不知有什麼禍變。”
劉浚裝出吃驚的樣子,故意問:
“現在怎麼辦?”
朱法瑜勸劉浚入據石頭城。石頭城又叫石首城,在建康的清涼山上,是京城的門戶,所以朱法瑜才勸劉浚占據它。這時劉浚還不知劉劭的成敗如何,有些猶豫。將軍王慶要他統兵入宮平亂,不能憑城自守。劉浚不聽,他采納了朱法瑜的意見,決定先到石頭城看看風向再說。他率領府兵出了建康南門。一些文武官員聞風而來的達上千人。當時南平王劉鑠鎮守石頭,戍卒也有一千人。劉浚剛到達石頭城,後麵一騎馬追了上來,馬上人招呼“殿下”。劉浚回頭一見,卻是張超之。劉浚迎了上去。張超之悄悄告訴他,大事已經完畢,太子喚他入宮。劉浚一聽,這才定下心來,向隨從要過一匹馬,騎了上去。朱法瑜攔他,他不聽,徑自從城門馳出。跑進宮中,跟劉劭見了麵。劉劭裝出難過的樣子,告訴劉浚說潘淑妃被亂兵所害。劉浚對母親的死毫不難過,反而說:
“這正合我意!”
劉劭假傳文帝的詔旨,宣大將軍劉義恭和尚書令何尚之入宮,並派人召喚百官。但這時大部分官員都在石頭城,來的隻有幾十人。劉劭匆忙即位,宣布詔令說:
“徐湛之和江湛謀殺皇上,等我勒兵入殿時已經來不及。我號慟悲憤,肝腸摧裂。現元凶已經授首。可大赦天下,改元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