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劉宋皇子開殺戒(2)(2 / 2)

那時劉劭和劉浚不務正業,淨做些荒唐事。文帝知道後屢次加以責備。劉劭就問嚴道育,怎樣才能使皇帝不知道自己做的事。嚴道育做作了一番,騙他倆說,已經向上天陳請,上天必然不給泄露。劉劭和劉浚還覺得不夠,他倆希望皇帝早死,如果劉劭做了皇帝,他倆便可以為所欲為了。嚴道育說她會巫蠱之術。她用玉石雕了皇帝的塑像,讓劉劭埋在含章殿前邊,這樣皇帝很快便會死了。

幫他們做這件事的除了王鸚鵡之外,還有東陽公主的男奴陳天與和太監陳慶國。

那時劉浚已經離去,出鎮京口。劉劭和劉浚不能常常往來,便頻繁地通信。信中稱他們的父皇為“其人”,或是“彼人”,而把當時輔佐皇帝的叔叔江夏王劉義恭叫作“佞人”。信裏說了不少詛咒父親和叔叔的話。

後來東陽公主有病死了。按規定她的婢女應該出嫁。劉浚怕王鸚鵡嫁到別家去,泄露了巫蠱的事。他有個親信府佐名叫沈懷遠,他就讓公主府吏把王鸚鵡嫁給沈懷遠做妾。

王鸚鵡原先跟陳天與私通,既嫁給沈懷遠,怕陳天與不滿,就跟劉劭說,應該把陳天與殺了滅口。那時劉劭已任命陳天與做了東宮衛士的一個小隊長,他覺得王鸚鵡的話有道理,就悄悄派人把陳天與殺了。

太監陳慶國聽說陳天與無緣無故失蹤,想到當初做巫蠱的事,怕是太子殺人滅口,看來自己也危險了。他狗急跳牆,竟豁出去而向皇帝告密。文帝一聽當然吃驚。派人捉了王鸚鵡,又從她家裏抄出了數百封劉劭和劉浚往來的書信(這裏有個疑問:他倆往來的書信為什麼會集中到王鸚鵡家裏呢?不過史書這麼說,也就隻好姑妄聽之了)。當然也從地裏把小玉人挖了出來。隻有嚴道育逃走了,不曾捉到。

文帝遣中使切責劉劭和劉浚。他倆沒有話說,隻好低頭認罪。不過文帝還是舍不得殺他倆。

其實嚴道育並沒逃遠,而是化裝成一個女尼,藏匿在東宮。以後劉浚又把她帶到京口,藏在一個熟悉的老百姓張家裏。第二年正月,文帝封劉浚為荊州刺史。劉浚要到荊州赴任,便又把嚴道育帶回建康,準備帶她去荊州。回京後還是把她暫藏於東宮。

後來有人告發嚴道育躲在京口張家裏。文帝派人去抓捕,張跑了,隻捉到張的兩個婢女。文帝讓人把這兩個婢女帶回來,準備審問後再治劉劭和劉浚的罪。

潘淑妃聽說後抱著兒子劉浚哭著說:

“以前你詛咒的事發,我還想你能知道改過,沒想到你竟然仍隱藏著嚴道育!皇上氣壞了,我叩頭乞求他都不理我,我如今還活著幹什麼!快拿藥來,讓我自盡,我不能看著你喪命啊!”

劉浚卻把母親推開,振衣而起,說:

“天下事自作自當,母親不必憂慮,兒決不連累你就是了!”

文帝決定要處分劉劭和劉浚。但劉劭是太子,把太子廢了,立哪個兒子好?文帝跟幾個大臣商議。那時文帝除了劉劭、劉浚兩個兒子外,還有武陵王劉駿、南平王劉鑠、建平王劉宏等幾個兒子。大臣們有的提出要立劉鑠,有的則讚成立劉宏。大家爭執不休,這件事便議而不決。文帝卻又去跟潘淑妃商議,這真可謂“與虎謀皮”了。潘淑妃告訴兒子劉浚,劉浚又急報劉劭。劉劭見事情緊急,找來他的心腹東宮警衛隊主陳叔兒和齋帥(宮中掌管鋪設灑掃的官員)張超之商議,決定來一次軍事政變。那時東官兵有上萬人,和羽林軍人數一般多。劉劭選出了兩千,讓陳叔兒、張超之帶領,作好行動的準備。入夜以後,召東宮官員右軍長史蕭斌、左衛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左積弩將軍王正見等入宮。劉劭流著淚對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