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劉宋皇子開殺戒(1)(1 / 3)

這裏所說的“宋王朝”,乃是指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一個朝代。它的開國皇帝便是統兵滅了後秦的晉太尉劉裕。下麵講的是他的子孫後代殺人與被殺的故事。

劉裕是公元420年篡晉登基的。但我們要把他做皇帝四年以後,即公元424年發生在別處的一個小故事,作為本文的開端。這故事講當時西北一個小國吐穀渾的國王阿柴要死了,他有二十個兒子。死前他把兒子們都召到跟前,對他們說:

“先王樹洛幹因兒子拾虔幼弱,把王位傳給我(阿柴是樹洛幹的弟弟)。我死之後,你等宜奉慕(阿柴的弟弟)為王。”

阿柴的兒子俱都答應。阿柴又讓兒子們各拿一支箭來,抽出一支交給他的弟弟慕利延,讓他折斷。慕利延稍一用力,箭便斷了。阿柴把其餘的十九支箭俱拿來捆到一起,讓慕利延再折。慕利延用盡力氣也折不斷。阿柴便對兩個弟弟和兒子們說:

“你們知道嗎?孤則易折,眾則難摧,你們要戮力同心,然後才能保國寧家。”

阿柴死後,他的兒子聽從父親的遺囑,擁戴他們的叔叔慕為王。慕很有才略,招撫秦州、涼州一帶的失業遊民和少數民族氐、羌的老百姓,轄區擴大到五六百個部落。史書說他“部眾轉盛”。

這是一個著名的故事,六十年前的小學課本上就收錄過。如今把這個老故事放在開端,無非是想讓讀者把它跟後文作個比較,看看宋王朝的家事跟阿柴的家事有何區別。

宋武帝劉裕隻當了兩年多皇帝便病死了,那年他六十七歲。

劉裕年輕時從事軍伍,連年征戰,所以他得子很晚,五十歲才有了大兒子劉義符。他一共有七個兒子。即位之初,把劉義符立為太子,又封二兒子劉義真為廬陵王,三兒子劉義隆為宜都王,四兒子劉義康為彭城王。五兒子劉義恭、六兒子劉義宣、七兒子劉義季這三個王子因年齡還小,暫時沒封。

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三月,劉裕病得不輕。他自知不起,召司空徐羨之、尚書仆射傅亮、領軍將軍謝晦和護軍將軍檀道濟入宮,托以後事,讓他們輔佐嗣君。

劉裕死後,太子劉義符即位。那年他隻有十七歲,還是一個少年,而且是一個頑皮的少年。他在宮中的後園裏做打仗的遊戲,把宮侍們分成兩撥,他親自指揮,擂鼓呐喊,聲傳宮外,使附近的百姓驚疑不定。又在華林園裏開設一些店鋪,像街肆一樣,他親自站櫃台做買賣,跟裝扮為顧客的宮女、太監們討價還價。就是在劉裕的喪事當中,他也不曾收斂,鬧得後宮成天吵吵嚷嚷,一片市聲。

顧命大臣徐羨之、傅亮、謝晦見這個小皇帝隻顧荒嬉,一點也不關心國事,便想把他廢掉,另立劉裕其他的兒子為帝。如按兄弟序列,廢了劉義符,就該立老二劉義真了。可是他們對劉義真也不滿意。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個劉義真外表長得聰明俊秀,而且能說會道。劉裕挺喜歡他,在統率晉軍攻打後秦的時候,把他也帶在身邊。公元417年,晉軍攻克洛陽和長安。不過劉裕那時已想篡晉,所以他不願在長安久住。正趕上替他處理國政的前將軍劉穆之病逝,劉裕對朝中不放心,便離開長安,返回建康,卻留下次子劉義真為都督雍、梁、秦三州諸軍事,領雍、東秦二州刺史。那年這劉義真還隻有十二歲,全仗長史王修、司馬王鎮惡、參軍沈田子、毛德祖輔佐他。可是劉裕走後,十二歲的都督管不住部下,沈田子竟將王鎮惡殺了,王修又殺了沈田子,劉義真就又把王修殺了。就這樣亂殺一通,自然群情惶駭。西邊的夏王赫連勃勃趁這個亂勁襲據了鹹陽。鹹陽就在長安旁邊,長安已是朝不保夕了。劉裕擔心兒子的安危,派輔國將軍蒯恩到長安去把劉義真接回來。那小小年紀的劉義真卻已經知道貪財,把連搶帶奪弄來的寶貨、金帛裝在幾百輛輜重車上,離開長安往回跑。可是車載太重了,一天走不上十裏地。而夏兵已隨後追來。建威將軍傅弘之勸他棄車輕行,逃命要緊。可是劉義真不聽。不久夏兵便追了上來。傅弘之和蒯恩斷後,跟夏兵力戰,結果被夏兵俘獲。劉義真這時已被衝散,也不顧得他那幾百車財寶了。他身邊的衛侍都已跑開,隻剩下他一個人。幸好天色晚了,夏兵收軍回去,劉義真自己躲在草叢裏發抖。後來聽到有呼喚他的聲音,鑽出草來一看,原來是中兵參軍段宏,這才撿了條性命。可他還要說大話,說不經過這樣的風險,又怎知艱難呢!

段宏隻有一匹馬。他把劉義真束在背上,單騎跑了回去。

劉裕在建康聽到長安失守的消息,以為他二兒子沒了,便要興師再次北伐。許多人勸他都不聽。後來收到段宏的信,知道劉義真已經得救,這才作罷。還要給十二歲的劉義真降職的處分,貶為建威將軍、司州刺史。以後又遷為南豫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