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期派侍中到李壽營中勞軍。李壽提出,建寧王李越、尚書令景騫、中常侍許涪等人“懷奸亂敵,謀傾社稷,大逆不道,罪合夷滅”,請皇帝把他們處死。李期這時自身難保,當然一一照辦。於是李越等人的首級便被獻入了李壽營中。
李壽率軍入宮,假傳任太後的詔書,廢李期為邛都縣公,先把他幽禁起來。接著便放縱士兵在城中搶劫。
城中百性原以為來的是反對暴君的義師,沒想到他們是一丘之貉。這些士兵燒殺搶掠,奸淫婦女,那幾天成都城裏不啻是人間地獄。亂了好幾天才平定下來。
李雄的兒子俱都被殺。
李期歎氣說:“天下主變成小縣公,不如死了吧!”於是上吊自殺。這個二十五歲的皇帝隻幹了三年。李壽給他點麵子,以王禮葬他,諡為幽公。
戾太子李班則追諡為哀皇帝。
還有那個給李壽出主意的龔壯,終於把父、叔被李特殺害的仇報了。不過他不曾隨軍前來,所以李壽便派使者帶安車和束帛去聘請他,準備拜為太師。使者到了巴西,呈上束帛和聘書,但龔壯全都拒絕了。後來使者傳達了李壽的意思:不任官職,隻居師友之位。龔壯才答應了。
下麵該研究國家的前途了。羅恒、解思明等人堅持舉兵的原議,勸李壽稱鎮西將軍、益州牧、成都王,向晉朝稱藩。但李壽的妹夫任調、司馬蔡興、侍中李豔等人則要李壽當皇帝。兩夥人爭論起來,嘵嘵不休。李壽這時也沒了主意,最後隻好求教於卜卦了。
卜者被找來了,拿出龜蓍,禱告一番,然後布了下去。卜者又看又算,最後說:
“可以做數年天子。”
任調高興地說:
“當一天皇帝也夠了,何況還有數年呢!”
“數年天子,怎及得百世諸侯?”解思明反駁說。
雙方意見還是不能統一。現在,就看李壽本人的態度了。李壽卻撚著胡子,引用了《論語》裏孔子的一句話:
“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句話雖然引用得不倫不類,但李壽說這話的意思還是容易理解的,那就是他想當皇帝啦!
公元338年,李壽即皇帝位,改國號為漢。一朝天子一朝臣,大成朝廷的官員撤的撤、降的降;而李壽的一些心腹自然要高居顯位,這些就不去細說了。
三
那時中原大部分由後趙控製。後趙王石虎派使者來向李壽祝賀。李壽便打發散騎常侍王嘏(gǔ)和中常侍王廣代表他去答聘。“二王”回來後帶來石虎的親筆信,約他結成連橫之勢,共同對付晉朝。後趙由陸地進攻,要李壽派水師沿大江東下,雙方一正一側,水陸並舉。如把晉朝滅了,趙、漢二國平分天下。
李壽接到信後很高興,便大修艦船,整治兵甲,訓練士卒。派尚書令馬當為六軍都督,給以節鉞,許他便宜行事。糧食給養也都準備充足。選擇一個吉日,舉行閱兵大典。李壽帶群臣站在岷江邊的檢閱台上。隻見大小艦隻揚帆而過,旗幡招展,戈甲耀日,將士們路過台前時鼓噪歡呼,倒也頗有聲勢。李壽撚須微笑,十分得意,似乎江南已在他掌握之中。
解思明卻來掃他的興,對他說:
“我國國小兵弱,吳、會(泛指江南的江蘇、浙江)險遠,我僅有七萬軍卒,要想取勝怕是不易。”
李壽聽說後想一想,也有些猶豫,就讓大臣們來討論這件事。客卿龔壯說:
“陛下與胡(當時中原對北方和西北的少數民族的統稱)聯合,哪趕上與晉聯合!胡乃是豺狼之國。即使是我國與後趙聯兵,將晉滅了,那以後又會怎樣?怕還得北麵事之,向趙稱臣吧!如果我國和它爭天下,強弱不敵,更是危亡的局勢。當初虞、虢(ɡuó)二國的教訓,何等觸目驚心,不可不用心汲取,願陛下仔細考慮吧!”
群臣也都同意龔壯的話,大家跪下苦諫。李壽這才宣布罷兵。士卒們聽說後都歡呼“萬歲”。
跟後趙聯兵攻晉的事中止了。但那從鄴城回來的王嘏和王廣卻在皇帝麵前大談他倆在鄴城的見聞。李壽聽“二王”講中原的富庶、都城的宏偉、宮殿的壯麗,不由得心向往之,也想學上一學。他當初追隨李雄,習慣於寬容儉樸。現在卻慢慢改變了,也去追求奢華,講究享受,更變得暴虐異常,動不動就殺人,認為隻有這樣才能立威,臣民也才能夠服從。他的親信大臣左仆射蔡興諫他,他卻說是對他的誹謗,竟將蔡興殺了。右仆射李嶷也因直言忤旨,被他處死。
龔壯來依附李壽,一來是為父、叔報仇;二來他本是晉人,想說服李壽歸晉,他認為這才是盡忠盡孝。如今他仇是報了,而要李壽歸晉卻沒成功。又見李壽變得這樣暴虐,就以耳聾和半癱為借口,辭官回故鄉去了。回家後卻又作了七首詩,托名是應琚所作,讓人獻給李壽。詩中自然還是奉勸他的話。李壽看了之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