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成漢皇子自相攻殺(1)(2 / 2)

李班的弟弟、領軍將軍李都正好來看哥哥,也做了李越的刀下之鬼。

李班死了,該李雄的親兒子做皇帝了,殺李班是李越和李期合謀,那麼誰來做皇帝呢?這次兄弟倆倒謙讓起來。按年齡李越大,所以李期推李越繼位,但李越卻說李期是任太後撫養大的,雖然不是親生,也可算作嫡子。兄弟倆推讓一番,最後還是李期做了皇帝。

李期當然也不能虧待哥哥,便封李越為相國、建寧王;把原來的建寧王李壽改封漢王,加封大都督;又封哥哥李霸為中領軍、鎮南大將軍;封弟弟李保為鎮西大將軍、汶山太守;伯父李始為征東大將軍,代替李越鎮守江陽。

至於李班,則諡為戾太子。

李始是李特的長子,論才能他不如弟弟李蕩和李雄,但卻瞧不起幾個侄子。尤其在李越和李期殺了李班之後,卻讓他代替李越去守江陽,連個王位都沒有。他憤憤不平,便寫信派人送給李壽,約他一同起兵攻打李期。

李壽自覺勢力不夠,不肯答應。

李始接到李壽拒絕的回信後,惱羞成怒。他又怕李壽到李期那裏告他的狀,便倒打一耙,反而向李期進讒,說李壽要造反,讓李期處死李壽。

但李期卻還想讓李壽去對付駐在涪州的李班的弟弟李玕,因而不答應。接著,就給李壽下令,讓他向涪州進軍,殺死李玕。

李壽接到命令,不得不去,卻又派人事先通知李玕。等到李壽帶領大軍,慢騰騰開到涪州的時候,李玕卻早已投奔東晉去了。東晉成帝封李玕為巴郡太守。

李壽向李期告捷。李期就勢留李壽駐守涪州,加他一個梁州刺史的頭銜。

看吧,李家兄弟叔侄之間的利害關係是多麼夾纏不清啊!

李期搞陰謀政變上台,怕有人不服,起來反對他,便處處留心。他有個侄子李載,封為尚書仆射、武陵公。李載很有學問,人緣也好,年紀輕輕的就有很高的聲譽。李期一來是妒忌,二來是防範,竟誣以謀反的罪名把他殺了。

不久,李期的哥哥鎮南大將軍李霸、弟弟鎮西大將軍李保沒有病就都死了。人們傳說是李期毒死的。接著,李期又毒死了安北將軍李攸。李攸是李壽父親的養子,看來,李期漸漸地把矛頭指向了李壽。

李壽是個很能幹的人。他跟隨李雄打天下,是李雄最得力的助手。史書說他“征伐四克,辟國千裏”,“號為賢相”。如今看到李期的種種表現,自然要加以警惕。他駐在涪州,地處邊境,每到應該入朝的時候,他就假傳邊報,說有外敵入侵,不能離開,避免到成都去。

李壽不去成都,李期就派中常侍許涪來看他。許涪來了,表麵是代表皇帝向李壽慰問,可是剛回去不久,卻又跑了來,如此三番五次,李壽還不明白這是探聽動靜虛實來了嗎?

巴西有個處士(有才德而不出任做官的人)名叫龔壯,他的父親和叔父在李特創業時被害,他一心想報仇。李壽聽說他很有名氣,幾次聘他做官,他都拒絕了,但卻去見李壽,願意以在野身份為李壽效勞。

李壽把李期想害他的事跟龔壯說了,請他出主意。龔壯便趁機勸李壽說:

“巴蜀之地本是晉土,巴蜀之民本是晉臣。節下(封為持使節的官員,可稱節下)若是能夠舍小從大,發兵西取成都,然後向晉稱藩,長為諸侯,誰還不肯為節下奮臂前驅呢?如此一來,不但可脫今日之禍,還能夠延福子孫、勳流百代啊!”

李壽聽信了龔壯的話,決定爭取主動,向李期發起進攻。他和長史羅恒、解思明等商議,造了一封假信,說是李壽的妹夫任調從成都送來的,信中說,李期正調集大軍,來攻涪州。李壽把這封假信向部下宣布。部下都很憤怒,再加上那時李期一天比一天驕虐,殺了不少人,把被害人的財產和婦女沒入宮中,弄得民怨沸騰。於是李壽一下子就聚集了一萬多人。李壽派李奕為前鋒。出發的時候李壽還許願說,攻占成都後可賞以城中的財物,其實便是準許公開搶劫。

李壽多年帶兵,號令嚴明,大軍無聲無息地來到成都。而成都城裏的李期和李越卻還照常在那裏花天酒地、歌舞享樂,兵到城下竟然不曾察覺。李壽的大兒子李勢當時是翊軍校尉,在禁軍任職。李壽事先派人通知他。待大軍一到,李勢便打開城門,迎接李壽入城。等大軍屯於宮門,李期這才發覺,但已經無法組織抵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