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石勒和石虎的後代(3)(2 / 2)

石世被冊立為太子了,劉昭儀也做了皇後,石虎拜太常條攸為太傅,光祿勳杜嘏(gǔ)為少傅,使他們輔導太子。

石虎常常鬧病,病因是處死石宣時引起的。石宣有個小兒子,還在懷抱中。小娃娃伶俐可愛,石虎很喜歡這個小孫子。等到石虎下令處死石宣的妻、子的時候,這小娃娃當然也在其內。小娃娃不懂事,見到爺爺就撲到石虎懷裏,要爺爺抱他。石虎想單獨把他赦了。可是那時命令已下,行刑甲士過來從石虎懷中把小娃娃抱走。小娃娃哭著不肯,扯著石虎的衣帶,竟將衣帶扯斷了。石虎也不由老淚縱橫,眼看著心愛的小孫孫死於血泊之中,他兩眼一陣發黑,因而得病。

石虎的病時好時壞。公元349年正月,他覺得病已大痊,便正式登上皇帝寶座,改元太守。諸子都恢複了王位。

等到4月,石虎的病又重了,下詔以彭城王石遵為大將軍,鎮關右;以燕王石斌為丞相,錄尚書事;以張豺為鎮衛大將軍、領軍將軍、吏部尚書,讓他們三人輔政。

那時,三人中隻有張豺在京師鄴城,其餘二人石斌在襄國,石遵在幽州。張豺怕石斌回來奪了他的權,便和劉後商議,派使臣對石斌說:

“主上的病已大好了,大王如果有事,暫不去鄴城也可以。”

石斌是個猛將,打仗勇敢卻缺少心眼,他又喜歡打獵飲酒。聽京中來使這麼說,就不再回鄴城,隻顧天天飲酒打獵去了。劉後和張豺便以這個為借口,矯詔說石斌沒有忠孝之心,隻圖享樂,將他免去官爵,派張豺的弟弟張雄率龍騰衛士五百人監守他。不久,又矯詔將他殺了。

石遵從幽州回到鄴城,張豺卻又逼他回去,石遵隻好哭著走了。

暴君石虎終於死了,太子石世即位,尊劉氏為皇太後。皇帝幼小,太後臨朝稱製,封張豺為太保,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又要拜張豺為丞相。張豺辭而不受,卻建議以彭城王石遵、義陽王石鑒為左、右丞相,這是為了安撫石氏子弟的緣故。

然而張豺的安撫沒起作用。石遵聽說父親已死,張豺擅權,便率領所轄軍隊向鄴城開進。在京城和一股大軍相遇,這部分軍隊是由大將軍姚弋仲、蒲洪和征虜將軍石閔等人率領,去鎮壓起義戍卒後班師的。兩部軍隊會師後,決定共同向鄴城開進,討伐張豺。兩軍合起來達九萬人,石閔做前鋒,浩浩蕩蕩,直抵鄴城,沿途無人阻擋。鄴都許多守城將士紛紛出逃,不肯為張豺賣命。張豺沒法,隻好讓劉太後下詔,以石遵為丞相,領大司馬、大都督,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加黃鉞、九錫——總之一句話,把所有最高的職位和榮銜都給石遵加上了。這可真是“臨時抱佛腳”,當然毫無用處。石遵大軍開到時,張豺無力抵抗,隻好出城迎接。石遵入城,首先將張豺斬了,並夷其三族。然後逼小皇帝退位,石遵自己做了皇帝。接著就把石世和劉太後殺了。石世隻做了三十三天皇帝。

石遵的皇帝是自封的,他的弟弟沛王石衝不服,起兵來爭奪帝位。由於石遵掌握著朝廷,兵多將廣,石衝被打敗殺死,士卒三萬餘人也被坑殺。

石遵在京城發兵的時候,派征虜將軍、武興公石閔為前鋒。這個石閔並不姓石,原來姓冉。他的父親冉瞻十二歲時被石虎收為養子,改名為石瞻。所以論起來石閔是石虎的養孫。石閔雖然年輕,但勇猛善戰,所以石遵讓他當前鋒,並對他說自己沒有兒子,將來入繼大統之後,就以石閔為太子。可是後來有人對石遵說,石閔終究是異姓人,不應該做皇儲,於是石遵改變主意,改立石斌的兒子石衍做了太子。

對石遵的食言,石閔自然懷恨。石遵也察覺了,跟諸王商議準備把石閔殺了。不料義陽王石鑒卻偷偷告訴了石閔。石閔率甲士三千人進宮,殺石遵於琨華殿,擁立石鑒為皇帝。

石鑒對石閔也不放心,聯絡幾個舊臣姚弋仲、蒲洪等共同來對付石閔,但都被石閔打敗。石閔回鄴後,把石鑒殺了,接著又大殺石虎的子孫,史書說:“殺趙主虎二十八孫,盡滅石氏。”

石閔即了皇帝位,恢複原姓,改叫冉閔,定國號為大魏。

不過前引史書說“盡滅石氏”是不正確的,因為那時石虎還有兩個兒子在,一個是石祗,占據襄國稱帝,並曾攻打過鄴城,但後來被部下劉顯殺了,將首級獻給冉閔。還有一個則是汝陰王石混,他在亂中帶領妻妾逃過江去,投奔東晉,被斬於建康。史書說:“石氏遂絕。”這次說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