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石勒和石虎的後代(3)(1 / 2)

石宣回到東宮,下令將昨夜在東明觀跟石韜一起飲酒的參軍鄭靖、尹武等人捉起來,準備殺了他們抵罪。

石虎懷疑是石宣派人殺了石韜,要召他來,但怕他不服從。東宮那時統轄的軍力有十萬多人,如果石宣領著鬧起來,可不得了!石虎想了個辦法,派杜後宮中的太監去找石宣,騙他說杜後由於悲傷過度,性命危險。石宣對母親還有點關心,便隨著來到宮中。剛進宮門就由殿中衛士留住,軟禁起來。

接著,就有一個名叫史科的人向朝廷告密。原來史科跟東宮衛士長楊杯家認識。昨天晚上,他在楊杯家借宿,半夜上廁所,見楊杯和五個人從外邊回來。其中一個說:“大事已定了,但願大家(指君主)壽終,我等何愁沒有富貴呢!”幾個人說完便進屋了。史科知道自己麵臨著危險,如果楊杯發現他知道了秘密,就非殺他滅口不可,趕忙找個暗處藏了起來。果然不一會兒楊杯和兩個人出來找他。史科藏得好,沒被找到。等楊杯再次進屋,史科便翻牆跑了出去。天亮後聽人說石韜被殺的事,料定是楊杯等人幹的,便向朝廷告發。

石虎聽說後立刻派人隨史科去捉楊杯,但楊杯和牟成都跑了,隻捉到趙生。宮中衛士把趙生押回來,嚴刑拷問,趙生便把一切都招認了。

石虎的懷疑得到證實。他又悲又憤,拿著殺死石韜的凶器,舔著刀箭上沾著的石韜的血跡,一邊舔一邊大聲哀號,連宮殿都震得“嗡嗡”響。他大罵石宣是“畜生”,讓人用鐵環從石宣的下巴穿過去,拴上一根鎖鏈,逼他像豬狗一樣在木槽裏吃食。

第二天,他在鄴城北麵的一片空地上堆起一堆木柴,中間豎一根長竿,上麵掛一具轆轤。讓人把石宣牽來,先叫石韜的親近太監郝稚和劉霸拽著石宣的頭發拉到柴堆上,砍斷他的手足,挖出眼睛,剖開肚子,跟石韜的死狀一模一樣。再用轆轤把他絞上竿頂,然後把柴堆四麵點著。一時烈焰騰起,濃煙滾滾。石虎這時卻在宮裏的中台上遙遙觀看,昭儀以下隨觀的有上千人。至於鄴城的百姓,圍觀的更是無數。

火熄以後,石虎叫人把灰燼撒到各宮門的交叉道口,讓來往的人踐踏。還把石宣的妻、子等九人全都殺死。東宮官員三百人、太監五十人。被車裂肢解,殘屍拋於漳水之中。東宮所轄將士十幾萬人謫戍涼州。更把東宮洿(wū,挖掘的意思)了,用來養豬養牛。

石虎的幾個大兒子個個勇猛過人。就以石宣為例,公元338年,石宣率步騎二萬人出擊朔方的鮮卑軍隊,打了個大勝仗,斬敵人的首級就有四萬多個。所以過去一提起兒子,石虎就有一種自豪感。

然而自從發生了上述兩次變亂,石虎的自豪感沒了,轉而又產生出一種無可奈何的自卑感。他對群臣說:

“我要用純灰三斛洗一洗我的腸子,為什麼我專生惡子,年齡一過二十就要殺父親呢?”他這樣說是有用意的,因為他下麵接著說:“那就以齊公石世為太子吧,他今年才十歲,等他到二十的時候,我已經老了。”

在這以前,石虎和大臣們商議過立太子的事情。太尉張舉提出兩個人,一個是燕公石斌,一個是彭城公石遵。張舉說:

“燕公有武略,彭城公有文德,陛下從他們兩人中選一位做太子就行了。”

可是戎昭將軍張豺卻說:

“燕公的母親出身微賤,燕公本人以前還曾有過錯,而彭城公的母親鄭後已經廢了(石遵和故太子石邃同母,石邃處死後鄭後被廢),如果立為太子,難保他們心中沒有餘恨,陛下應該仔細考慮。”

“那你看誰好呢?”

“陛下再立太子,定要看其母親的出身。以前不熟思這一點,致使孽子禍亂相尋,因此要選擇母貴子孝的才好。”

石虎點點頭說:

“你不必多說了,我知道該立誰啦!”

當初,張豺隨石虎征伐前趙,攻破上邽(guī)。張豺俘獲了前趙主劉曜的幼女安定公主,把她獻給石虎。那年安定公主隻有十二歲,但她長得聰明美麗,博得石虎喜歡,便留作侍妾。過了幾年,生下了石世,劉氏得封為昭儀。劉昭儀很感謝張豺,因為是張豺把她從亂軍中救出,又將她獻於石虎的,因而她和張豺仍有來往。也就因為這個緣故,張豺才建議立石世為太子。當然,張豺也有私心,他看到石虎不但老了,而且精神上連受兩次打擊,身弱多病,怕是不久於人世。假如石世以幼立登基,劉氏成了太後,臨朝稱製,自己不也就能夠輔政了嗎?就這樣,才發生了前邊所述的石虎準備立石世為太子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