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漢武帝劉徹原是景帝次子,他哥哥劉榮早已立為太子。後來劉榮的母親栗姬得罪了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長公主跟劉徹的母親王夫人合謀,把太子廢了,栗姬懷恨而死,劉徹這才做了太子。所以史書說“帝之為太子,公主有力焉”。
長公主幫助劉徹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長公主的女兒阿嬌嫁給劉徹,做了太子妃。劉徹登基之後,又將陳妃(阿嬌的父親是堂邑侯陳午)冊立為皇後。丈母娘幫女婿的忙,這是天經地義的,何況他們之間還有姑侄關係呢!
陳皇後自認為她家對皇帝有恩,免不了要恃功邀寵。偏偏她生不了孩子,到處求醫問藥,藥費花了九千萬錢,卻還是沒有效果。她又醋勁很大,千方百計阻擋皇帝納妃,結果跟皇帝的關係越來越糟。
武帝有個姐姐平陽公主下嫁給了平陽侯曹壽。有一天,武帝到霸上去,歸來時路過平陽侯府,便去看望姐姐。平陽公主見弟弟來了,十分高興,擺宴款待,還把府中養的歌姬們喚出來,讓她們唱歌為皇帝佐酒。武帝喝得醉醺醺的,見歌姬中有一位穿綠衣的姑娘生得俊美嬌秀,格外動人,便問這個人是誰。原來她叫衛子夫,母親衛媼是陳家的老仆。公主讓衛子夫陪酒。皇帝對她顯出十分愛慕的樣子。第二天,公主便把衛子夫送進宮中。
武帝很喜歡衛子夫,封為夫人,還把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召進朝中,封為太中大夫。衛家姐弟原為奴仆(衛青是騎奴),突然間平步青雲,成了皇親,這是他們在夢中也不曾想到的。不過有個人卻恨得牙根發癢,那自然就是陳皇後囉!
陳皇後嬌妒慣了,現在見皇帝整天待在衛夫人宮中,更是難以忍受,就找機會跟皇帝吵架。不過這樣一來,皇帝對她就越發疏遠了。這時有個老宮人介紹一個叫楚服的女巫給陳皇後,楚服說她會厭勝之術,能使女人增加媚力。皇後信了,請楚服在宮中施法,一時鬧得烏煙瘴氣。這事讓武帝知道了,大為震怒,派禦史張湯查究這件事。張湯是個酷吏,竟株連了三百多人,有的被誅,有的判刑,女巫楚服也在東市梟首。至於陳皇後,則被收回皇後的璽綬,罷退於長門宮。長門宮在長安城東南,原是長公主家的花園,叫長門園,後來贈給皇帝,武帝改修為長門宮。現在,皇帝把皇後安置到那裏,事實上是把她休回了娘家。
皇後做了蠢事,長公主也無法救她,自己還要向皇帝謝罪。武帝倒不怪他這個姑姑,反而安慰她說:
“皇後做的事違背大法,不得不廢。公主應該把心放寬,不要為這件事而心生嫌懼。皇後雖然廢了,但給她的供奉仍然照舊,長門宮跟上宮沒什麼兩樣。”
長公主還能說什麼呢?隻有謝恩了。
兩年後,衛夫人生了個男孩,起名叫劉據。不久,武帝就冊立衛夫人為皇後。那年武帝已經二十九歲了,時為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
三十四年過去了,到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武帝的另一個妃子趙婕妤又給六十三歲的老皇帝生了個小兒子。趙婕妤懷孕的時間特別長,竟長達十四個月。武帝很高興,說當年堯帝就是十四個月生的,這個小鉤弋竟跟堯帝一樣!“鉤弋”算是小王子的代號吧,因為趙婕妤住的是鉤弋宮。而小王子的真名叫弗陵。武帝還把鉤弋宮的宮門命名為“堯母門”,封趙婕妤為鉤弋夫人。
武帝另外還有幾個兒子,他們是王夫人生的劉閎,李姬生的劉旦、劉胥,李夫人生的劉髆。
武帝公元前140年登基,至此,他已做了四十七年皇帝。在這期間,他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了各地王國的勢力,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方麵也都有相當的成就;軍事上則鞏固了邊防,不斷反擊匈奴的侵擾。其間,衛皇後的弟弟衛青起了很大的作用,拜為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衛青曾七次擊退匈奴的進犯,其中一次出塞一千多裏,殲滅匈奴主力於漠北闐顏山趙信城。不過,他因病過早去世了。
在他去世之前,皇帝曾經跟他有過一次談話,是關於他的姐姐衛皇後和外甥太子劉據的。武帝說:
“漢家的事業還處在草創時期,再加上四夷不斷侵擾,朕如果不變更製度,後世便無法可依。而朕常常出師征伐也是迫不得已,當然也就不得不勞民了。如果後世的君主也來學我,那就是走亡秦的道路,極不可取了。如今天下太平,而太子又敦重好靜,必定能夠安定天下,使朕無憂。要想找一個能守成之主,哪有比太子更合適的呢?最近聽說皇後和太子聽信閑言,心中不安,這是毫無根據的。你可以把朕的這番意思對皇後和太子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