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伏擊敵方,六合得忠名(1 / 2)

握有兩萬多精兵的朱元璋,在定遠這個小縣城中有了更大的謀劃。定遠是他攻下的第一座城池,而這座城畢竟太小,容納如此多的人馬顯得擁擠不堪。

下一個目標是哪裏?李善長和馮氏兄弟一致認為應該向南攻打滁州,一則滁州的守軍薄弱;二則滁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向南發展的關鍵;三則滁州城中存有整個安徽地區的賦稅,糧草物資豐厚。

朱元璋聽到這三條理由,每條都是巨大的誘惑,即下令以兩萬精兵強攻滁州。派花雲為前鋒,徐達、湯和、周德興、邵榮、顧時等人為中軍,讓費聚、秦把頭、繆大亨在後方接應,而李善長、馮氏兄弟跟隨朱元璋左右,出謀劃策。

那些將帥和士兵,平時嚴加訓練,如今有了上陣的機會,個個精神抖擻,鬥誌昂揚。在花雲的衝鋒下,各部士兵以銳不可當之勢衝入官兵陣中,左衝右殺,擊潰官兵。不到半個時辰,滁州就被攻下,城中的三千多官兵無路可逃,全都歸降。

朱元璋留下徐達、周德勝帶領一批人馬駐守定遠,自己和李善長、馮氏兄弟、湯和等人以重兵進駐滁州。

朱元璋在滁州獲得官糧數千石,金銀財寶價值黃金數萬兩。但是朱元璋並未把這些據為己有,也未悉數散盡,而是分出一半官糧散給百姓,適當賞賜有功兵士,其餘所有財物悉數獻給郭子興。同時,朱元璋準備把滁州當做自己的根據地,從這裏開始從長計議,謀劃獨立門戶。

正在朱元璋謀劃下一步棋的時候,郭子興在濠州城待不下去了,前來接管滁州,把帥府都遷來了。朱元璋心中雖然思慮很多,但是礙於情麵,也隻好交出軍權,依然尊奉郭子興為帥。朱元璋看到的是更長遠的利益,而非眼下的名分之爭。

郭子興到滁州不久,元朝丞相脫脫統兵大敗張士誠於高郵,分出兵馬包圍了六合。六合在滁州東麵,相距不遠,六合守將派人到滁州求救。

郭子興在滁州城內還耍著大帥的威風,救與不救得他說了算。朱元璋想出兵,但是得說服郭子興才行。

郭子興道:“六合是張士誠的勢力範圍,這張士誠不過是新近起家,何必救他?”

朱元璋說:“現在情勢危急,六合離滁州不過百裏,乃滁州的屏障。六合若被攻破,滁州也即在元軍的威逼中,兩城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啊。”

郭子興還是不願意出兵,這就是他的性格。若在濠州城中能夠有些膽略,多些義氣,少些自傲,也不至於被排擠出城。朱元璋費盡力氣,拉來李善長、馮國用兄弟,才說服郭子興勉強同意出兵。馮氏兄弟是朱元璋最早收羅到的人才,勇謀皆有,而李善長的長處就是口才很棒,善於溝通說服。

問題又來了,郭子興不情願地說:“六合形勢如此急迫,此去也是凶多吉少,傷亡是一定的,如今派誰出兵呢?”

朱元璋即刻答道:“元璋願親往領兵。”

於是,朱元璋帶領一萬精兵,以及二十位驍勇善戰的親信,火速趕往六合。

出發前,李善長獻策說,以攻為守是上策,可先進入瓦梁壘地區與元軍直接對抗。瓦梁壘形似山城,三麵環山,山上皆是亂石雜樹,易設伏兵突襲。如能得手,再去六合以重兵反擊元軍;如果失利,就在城外的清水澗那裏設伏,襲擊元軍。

依照計策,朱元璋在瓦梁壘那裏和耿再成突襲元軍以求開路,元軍失利,朱元璋遂率兵向六合前進。

得知張士誠的人馬在城內被圍困得動彈不得,朱元璋先將兵馬駐紮在城外五裏處,派人向城內的將領通報率兵前來接應,以安慰城中士兵不要投降。

得到城內回複,朱元璋立即率兵前往,兵分三路:一路士兵從六合南城門圍攻元兵;一路士兵從東城門進入城中,以反擊元軍;另有一路留守在城外以做後盾。

朱元璋和花雲、湯和等人進入城中,才覺得形勢的嚴峻。元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攻城,六合城的堡壘、防護、城牆迅速被摧毀,城內的守兵以死抵抗,馬不停蹄地修城築壘,還未修好又被打平,元軍潮水般湧至,難以抵抗。眼看要抵擋不住,朱元璋隻好先讓城內的主將集合起城中的老弱婦孺,派人掩護撤出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