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撤退本意自然是為了保護弱勢群體,但朱元璋也正是以此設計誘惑元軍。
朱元璋派花雲、繆大亨他們護送那些老弱,一路上,打打退退,且後退的速度越來越快。這邊以花雲和一路老弱做掩護,那邊朱元璋讓徐達、湯和他們率兵在中途伏擊。
同時朱元璋又讓城中衝鋒的耿再成率兵撤出城,從另一條路佯裝兵敗而逃,讓顧時他們率人在耿再成的退路上埋伏起來,剛巧耿再成這條路多是山林,利於埋伏。
而元軍自然是分散力量兩處追擊。花雲那一路,當元軍就要趕上撤退的百姓時,花雲即命令士兵與元軍作戰。而埋伏在附近的徐達他們,一見路麵上兩軍混戰,百姓四散,以旗幟指揮潛伏的軍隊出山。驟然間,大批人馬從四方而至,切斷元軍的退路,兩軍開始激烈搏鬥。畢竟元軍此時兵力相對薄弱,且又是沒有提防中了埋伏,很快被打得士氣低落,人馬皆殘。
而耿再成那一路,行至山坡處,追擊的元軍同樣中了埋伏。顧時他們先是從樹叢處一陣亂箭射來,死傷元兵甚眾。待後方的援軍跟來,方率領士兵前後夾擊,元兵大敗,朱元璋得了軍馬數百匹。
朱元璋遂集合兩路人馬到瓦梁壘處駐紮,另派一路人馬火速趕往六合,援助城內士兵守城。朱元璋知道要想守住六合並非易事,現在元兵的主要軍力還在高郵地區,六合隻派三萬人來圍攻,從高郵派援兵不用多久即到。另外,朱元璋的心還記掛著滁州,此次自己力助六合,元兵可能會從高郵派兵圍攻滁州,這樣形勢將更為緊迫。
朱元璋召來眾人商討對策,他現在最想做的是阻止元兵圍滁州,也不想這麼快就引起元廷的注意。
馮國用說:“在下倒有一計,不知可行否?”
朱元璋忙問:“還請馮先生直言。”
馮國用認為,此次圍攻高郵與六合的元朝將領都是蒙古人,不懂漢人心理,又蠻橫魯莽,心機不多,不如備些酒肉,派滁州父老一同將馬匹送還,讓他們懇切請求元兵放過滁州百姓。
於是朱元璋備足牛肉和酒,讓幾位能言善辯的老人帶著被俘的人馬,送到元兵營中。
元將自是十分詫異,那幾位老人一見元軍首領,言辭懇切地說:“滁州城都是心向元朝的良民,大將軍率兵辛苦,今日百姓們特派幾位老朽前來犒勞士兵,一些薄酒,不成敬意。另有一些所獲戰馬悉數歸還。”
那將領正不知是否相信。
一個老人突然下跪道:“還請大將軍全力攻打高郵,滁州城的良民俱無反心,恨透反賊。如若將軍攻打高郵,定當盡力補足供給軍需。”
聽此言,觀此行,元軍將領無話可說,同時也覺得高郵未破,六合未攻下,再去打滁州,兵力太過分散,更難成功,即說:“請幾位老人家放心,滁州百姓隻要無反心,朝廷定會予以保護。那些駐在城中的逆賊,我們會擇日再去收拾。”
就這樣滁州避免了元兵的圍攻,而圍攻六合的元兵遭到朱元璋的重創,城內又增添眾多士兵援助,元兵隻好棄城而走。朱元璋既成功地解了六合之圍,又保護了滁州。
表麵上看,朱元璋解六合之圍是幫了張士誠一把,其實在幫張士誠的同時,朱元璋也守護了滁州,並且他的義氣之舉讓張士誠心存感念,這份感激使得很長時間內兩路義軍和平共處。幾年後,朱元璋出擊陳友諒的時候,張士誠按兵不動,沒有答應陳友諒兩軍聯合的邀請,也沒有出擊攻打朱元璋的空城。同時,解救六合,也為朱元璋在淮西地區贏得了有勇有謀、有忠有義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