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以少勝多,夜襲橫澗山(2 / 2)

待各部支隊快至雲龍峰時,朱元璋一聲令下,各部將士大聲喊殺,一時鑼鼓喧天。這是朱元璋故意造的陣勢,好讓對方摸不準自己到底有多少人。而山寨內一聽有襲擊,頓時一片混亂,慌了手腳,最先逃出的人是元廷的監軍,他一聽外麵的陣勢,嚇得六神無主,從寨後的秘密小路逃跑,被朱元璋的士兵捉拿。

朱元璋讓人趁勢在外大嚷,說監軍逃跑被抓,山寨已被數萬重兵包圍,無路可逃,請山寨內的人盡快出來迎戰。隻見山寨的門依然緊緊閉著不開,而朱元璋也按兵不動,隻在寨門外喧嚷造勢。朱元璋心裏已經明白幾分,山寨內的士兵八成被嚇住了,三更半夜的,想必繆大亨從夢中驚醒,還未集合起人來。

驢牌寨來的士兵中有幾個人和橫澗山那邊有來往,朱元璋派了顧時和其中一個與繆大亨熟識的人前去寨中通信,說明想要聯合他們的想法。

不一會兒,顧時出來,說繆大亨請朱元璋入寨談判。

費聚他們要跟隨前往,被朱元璋製止了。他決定自己單身赴會,以顯示誠意和寨外兵力的強大。

朱元璋氣派威嚴地進入寨內,他個人的魅力和勇氣首先征服了寨中把守的小兵們。待見到繆大亨,朱元璋力陳聯合的好處,又痛陳元軍之腐朽和腐化,並暗示此山已被紅巾軍包圍。繆大亨見朱元璋敢隻身前往談判,且言辭懇切,是一個有魄力之人,且早有耳聞朱元璋在定遠的美名,想想自己如今已無出路,就答應了朱元璋聯合起來的要求。

說是聯合,其實誰心裏都明白是朱元璋強行收兵,但是被逼無奈,隻好先保全性命,保住實力,繆大亨隻得答應率領兩萬兵士隨同朱元璋下山。

朱元璋知道深夜帶領如此眾多的士兵不易入城,怕路上起什麼變故,遂決定由費聚、花雲幾個人先和繆大亨率領八千人連夜回城,留下自己的三千人馬以及俘獲來的一萬多人在山下安營,天亮再走。

這一夜,朱元璋注定要睡不安穩,他一直在觀察從山上趕下來的這些民兵,他以為這些人會伺機逃跑,或者反抗。然而這些民兵個個安安穩穩地睡大覺,一夜相安無事。這更讓朱元璋憂慮,這樣的士兵明顯是缺乏訓練,沒有忠孝之心。看到別人的失敗,朱元璋開始思索,自己如何才能擁有堅實的明天。他思考一宿的結果是得改編軍隊,加緊練兵。天亮後,朱元璋遣人分批押送這些民兵回城,他在最後壓陣。為保障行程順利,朱元璋故意沒走大路,而是選擇了崎嶇的山路,以防有人途中逃竄,最後順利回程一切安好。

從橫澗山得到兩萬民兵,再加上之前馮國用他們兄弟倆帶來的幾百人馬,朱元璋決定即刻對所有士兵進行改編。因為這些人缺乏訓練,軍紀較差,難以統率,他要把這些收歸來的各路人馬訓練成強勁的朱姓軍隊。朱元璋的軍事天才不僅在於領兵打仗,還在於他對軍隊的訓練上。

朱元璋在進行改編的時候,並未像其他義軍首領那樣許以重諾,說什麼打仗是為今後的享受,而是言辭懇切地陳述了義軍起義的宗旨:保護百姓,以求安居樂業;同時一再強調軍隊紀律的重要性。他還告訴大家,紀律不是為了要求大家,而是為了約束將帥,為了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一支不像此前不堪一擊的山寨之兵,隻有這樣,才能建功立業,以求天下太平。他麵對著剛收編回來的民兵言道:“各位弟兄,我不管你們以前是什麼出身。山匪也好,流民也罷,從今往後大夥都隻有同一個身份——反抗暴元的義軍將士。大家隻要堅定信念,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定能驅逐胡虜,恢複中華!若此大業可成,大家必將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朱元璋以橫澗山大營和定遠縣城作為根據地,加緊訓練部隊。麾下的將士對朱元璋皆是心悅誠服,人人都是自覺操練。經過嚴格科學的訓練,朱元璋很快就擁有了一支勇猛善戰的精銳之師,定遠朱家軍威震方圓幾百裏。

朱元璋能夠巧妙地利用地形,用智贏敵,以少勝多,成功偷襲橫澗山,這大大增強了朱元璋的軍事力量,為他日後傾力攻打滁州,獨立發展做好了進一步鋪墊。朱元璋的精銳之師就這樣逐漸積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