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初戰告捷,招兵又買馬(1 / 2)

濠州的紅巾軍和其他地方的紅巾軍一樣,由於領袖之間有爭權奪利的陋習,再加上當初郭子興連同四個結義兄弟一起起義,事成之後五人的職位都是元帥,大家不分上下,誰也管不了誰,這本身就犯了兵家之大忌。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那一軍中就更不能有五位元帥了。日子久了,他們之間就鬧起了矛盾,其他四個元帥都出身草莽,江湖氣太重,沒有組織紀律性,做事全憑自己的好惡,而郭子興一心想把這支隊伍帶好,就和其他四人發生了摩擦。四個人結成一夥,排擠郭子興。

至正十二年(1352年)9月間,元朝的丞相脫脫,統領大軍,打下徐州。芝麻李陣亡後,彭大與趙均用帶了若幹殘部,來到濠州,被郭子興收編。彭大與郭子興交好,而孫德崖等人則拉攏趙均用。在孫德崖的鼓動挑撥下,趙均用綁架了郭子興,並將郭子興弄到孫家毒打一頓,準備殺掉郭子興。朱元璋聞訊後,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興。從此,兩派結怨更深了。

朱元璋知道,若想真正地稱王稱霸,隻待在濠州城內是不行的。於是,朱元璋尋找機會,向外擴張。

剛好,有一次,郭子興找朱元璋商量日後的發展趨勢。朱元璋抓住這個機會,極力陳述向濠州城外發展的優勢:“城內已經被幾個元帥分管,且彼此間矛盾重重,發展空間極小。現在元軍大敗,趁機向城外擴展勢力,元帥您就不必在這個小城中為那幫目光短淺的人生氣了。”

於是郭子興道:“元璋所言極是,那就分派給你三千精兵,由你率兵攻打定遠,如何?”

聽此言,朱元璋很樂意,邁出濠州城是他獨立門戶的關鍵,如今又有精兵三千,他雖從未領過兵,但心中毫無畏懼。

朱元璋堅定地說:“多謝郭元帥,我一定盡力做好此事。”

郭子興即刻封朱元璋為鎮撫,告訴他近日就出征。

可誰知,郭子興後來又聽取他的兒子郭天敘的話,將一些老弱病殘的士兵插入隊伍中去充當精兵。朱元璋知道後很生氣,但是他並沒有表現出來。

見朱元璋如此鎮靜,郭子興反而有些恐懼,他麵對的是一個從未驚慌失措、從未畏懼過的年輕人。郭子興強笑道:“帶兵打仗我比你有經驗,這些士兵雖是老兵,但經驗豐富,善於應變,都是些有用之人哪。我可以多給些糧草物資,足夠你用上半年。”

朱元璋的腦筋轉得要比郭子興快。在他看來,帶這些老弱士兵,還不如不帶。他們不但幫不上忙,還可能不肯聽從自己的指揮,反而誤事。朱元璋謙卑地對郭子興說:“元帥說得極是,但是我覺得這些老兵未必肯服新人。定遠我照攻,但是我有一個要求。”

郭子興一時不知道朱元璋在打什麼主意,忙道:“請講!”

朱元璋從容地說:“郭帥的這三千兵馬我可以不要,但是我要十幾個人就行,不知郭帥答應不答應?”

郭子興心中有些想笑,他以為自己看到了朱元璋意氣用事的一麵,忙說:“十幾個人可以打仗?你都要哪些人呢?”

朱元璋鎮定地答道:“先謝郭帥,元璋隻帶領徐達、湯和、吳良、吳禎、花雲、陳德、顧時、費聚、耿再成、耿炳文、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郭興、郭英等二十四位將士即可……”

郭子興這才明白,這些人不是朱元璋的兄弟就是老鄉。但是他不相信朱元璋和這幾個人能取下定遠。郭子興心想,如今朱元璋的能力是越來越強,久留在身邊也不是好事。於是他想趁此機會故意除去朱元璋,反正敗了自己又沒什麼損失,勝了自己還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於是就同意了。

而朱元璋早就盤算過了,打仗靠的不僅是士兵,還要有將才,要有肯賣力的將軍,出色的將軍才能帶出強勁的軍隊。他可以不從郭子興手中接管士兵,但可以自己去招兵。

於是,他以征兵為名請命回到家鄉,決心培養起自己的力量,建立一支自己的隊伍。同村鄰鄉的熟人聽說朱元璋做了紅巾軍的頭目,紛紛前來投效。於是朱元璋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朱元璋帶領這七百多壯士,一路向南,朝定遠走去。

軍隊駐紮在離定遠不遠的地方。朱元璋派徐達帶人先裝扮成小商販進入定遠縣城打探信息。過了兩日,徐達歸來,稟告朱元璋定遠有重兵把守,雖然是郭子興的老家,但是此地人對紅巾軍並無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