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位後的楊廣終於原形畢露,他本來就是個好色之徒,即位後,楊廣的後宮中充斥大量的美女,但楊廣還嫌不夠,又下令各地每年挑選資質端麗的童女送入宮中,而且在巡遊途中還不斷搜尋美女,以便尋歡作樂。

楊廣生性好動,從即位之初,就不斷巡遊天下,先後三遊江都,北巡榆林、長城,西出長城巡行到塞外、張掖,接見許多西域的使者,然後三次親征高麗。楊廣在位的十幾年時間裏,幾乎是馬不停蹄地到處巡遊,而待在京城的時間還不足一年。

為了討好楊廣,地方官隻得拚命搜刮民財,以滿足楊廣的耗費,使得自己有機會升遷。而饑餓的百姓隻有剝樹皮,采樹葉,挖野草,煮土而食,甚至是人自相食。楊廣的遊幸,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負擔。

公元605年,北方的契丹族的一次來犯,激起了楊廣向四外擴張的信心。

公元607年,楊廣開始大規模地經營西域。公元609年,楊廣派兵擊敗西突厥處羅可汗,為經營西域除掉了一個障礙。公元609年,楊廣派兵擊敗吐穀渾,使得中原與西域之間的通商基本上暢通了。

在隋煬帝統治的14年中,大興土木、百役繁興,而又四出經營,窮兵黷武,這些繁重的兵役、徭役不僅奪去了上百萬人的生命,同時把社會經濟推向絕境。楊廣屢次出巡以及窮奢極欲的揮霍,使得內外虛竭,百姓困敝。人民無法生存,隻有鋌而走險了。

公元611年,第一支隋末農民起義軍由王薄領導,在長白山(今山東章丘)首舉義旗,起義的口號就是反對遠征高麗。王薄為了召集百姓,還專門作《無向遼東浪死歌》來號召農民參加起義,逃避兵役徭役的農民紛紛參加進來,各地人民也紛紛響應。

這時,統治集團內部也發生分裂。公元613年,楊素的兒子楊玄感趁楊廣二征高麗之機發動叛亂。楊玄感的叛亂,在統治階級內部引起了強烈的震動,許多貴族官僚子弟和大臣將領紛紛前來投奔。後來煬帝雖鎮壓了叛亂,但統治集團內部從此開始瓦解。

在眾叛親離的形勢下,楊廣仍不以為然,他不但繼續發動對高麗的戰爭,又北巡太原、長城,結果被東突厥始畢可汗率騎兵數十萬將楊廣包圍在雁門,幸得士兵們堅守和各地援兵的到來,楊廣才得解圍。

楊廣回到東都後,為了避開農民起義的鋒芒,留下越王楊侗留守東都,南下江都躲避。在江都的一年多時間裏,農民起義軍聲勢更加浩大,許多地主階級分子也趁機起兵自立。太原留守李淵也趁機起兵,攻下長安,立楊廣的孫子楊侑為傀儡皇帝,遙尊煬帝為太上皇。

大勢已去的隋煬帝也感到末日來臨了,隻能與蕭後、嬪妃天天飲酒作樂,醉生夢死。他還對蕭後自我安慰說:“現在許多人都想推翻我,即便是我下台了,我也能做個長城公,不過,外邊想殺我的大有人在。”有一天,他照著鏡子對蕭後說:“好頭頸,不知誰來砍掉它。”他自知自己早晚不會有好下場,常備毒藥帶在身邊,以求留個全屍。

公元618年農曆三月,楊廣的末日來臨了,宇文化及帶領侍衛發動兵變,將楊廣用襟帶勒死,終年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