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衝冠一怒為紅顏
就在吳三桂進抵山海關的第二天,李自成開始攻打北京,兩天後城破,崇禎帝上吊自殺,明王朝垮台。25日李自成農民軍開進北京。26日吳三桂進抵豐潤,聽到京城陷落、崇禎自殺的消息,下令停止西進,撤回山海關。
形勢發生如此急劇的變化,是吳三桂未能料到的。父親吳襄在北京成為農民軍的俘虜,舅父已投降清兵,他自己則處於農民軍與清軍兩支強大而又敵對的勢力之間。何去何從呢?
吳三桂作為明朝將領、大官僚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不會與農民軍聯手的,他曾揚言“為複大仇、殲大寇”,與農民軍誓不兩立。但憑借自己的力量又難與強大的農民軍匹敵。李自成則希望吳三桂歸降自己,以減輕軍事壓力,就派人帶著四萬兩犒銀和吳襄的親筆信,去招降吳三桂,並提出另派二萬農民軍代他守關。吳三桂收下犒銀,表示願意談判罷兵,率軍離開了山海關。
關外的滿族政權看到明朝已亡,奪取中央政權的主要障礙已變為李自成,於是就把矛頭指向了農民軍。當時,皇太極已於上一年病死,由六歲的兒子福臨即位,攝政王多爾袞掌握實權。多爾袞為達到消滅農民軍的目的,采取拉攏、招降包括吳三桂在內的明王朝殘餘勢力的策略,揚言“為崇禎報仇”。這一招,對於漢族大官僚地主來說,頗具吸引力,因為他們與清統治者有著共同的敵人——李自成農民軍。多爾袞斷然決定,清軍自盛京西進,準備南下入關。
吳三桂行至灤州,聽到從北京傳出消息,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擄占。這就斬斷了吳三桂歸附農民軍的最後一絲可能性,下定了聯合清軍的決心。
陳圓圓名元,江蘇武進人,自幼在“好歌曲”的父親的培育下,學會唱歌。稍長,不幸父死家破,墮為青樓歌妓。因為色藝俱佳,名噪蘇州。她還擅作詞,表述自己不幸的身世和苦悶惆悵的心情。她在《轉應曲·送人南還》中寫道:“堤柳,堤柳,不係東行馬首,空餘千縷。秋霜凝淚,思君斷腸。腸斷腸斷,又聽催歸聲喚。”當時的著名才子冒辟疆等,對她倍加讚賞。吳中歌妓陳圓圓芳名遠播,為京城權貴所垂涎。約在1642年春,皇親田宏遇(田妃之父)把她買到北京。一次,青年將軍吳三桂在田家的宴會上,得見陳圓圓芳顏,二人一見傾心。田宏遇為拉攏吳氏家族,慨然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但這時關外軍情吃緊,吳三桂不得不舍下心愛的陳圓圓返回寧遠軍營,把陳圓圓留給父親照料。農民軍攻人北京後,劉宗敏占據田宏遇的府第,得知陳圓圓其人,就從吳襄家中擄占了陳圓圓。
吳三桂下定聯合清軍的決心後,引兵殺回山海關,趕走了李自成的守關部隊,1644年5月,派人致書多爾袞,答應以“財帛”和“裂士”為代價,乞求清兵迅速入關,全力攻打北京,共同消滅農民軍。多爾袞回書稱:在攻占北京後,清軍要實行對全國的統治;對吳三桂“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多爾袞以封土為王作誘餌,希望吳三桂徹底降清。吳三桂答應了清方的條件。在鎮壓農民起義這一共同目標之下,滿漢貴族地主勢力聯合起來了。這就是曆史的真像。陳圓圓作為青樓歌妓,一個弱女子,她絕不會想到自己會被卷進這驚天動地的鬥爭旋渦,在政治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北京的農民政權對於吳三桂與清軍勾結,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等發覺形勢嚴重,為時已晚。5月18日,李自成一麵親率20萬大軍東趨山海關,一麵派人再致書吳三桂,作招撫吳三桂的最後努力。無奈吳降清之意已決,再次拒絕了李自成。5月24日,李自成包圍了山海關,截斷吳三桂與關外清軍的聯係。吳三桂陷於被圍困之中,急忙遣部將趕赴清營,請多爾袞盡快發兵救援。兩天後,急速南下的清軍到達距山海關10裏之外,並在一片石擊潰了唐通指揮的農民軍後,吳三桂則突出包圍,直達清軍大營,拜見多爾袞,剃發稱臣,正式投降。5月27日,清軍開至山海關,吳三桂開關出迎,多爾袞命吳軍以白布係肩,作為先導,隨後清軍浩浩蕩蕩開進了山海關。這場遭人唾罵的一幕,是吳三桂為自己的曆史寫下的最肮髒的一頁。
點評:
陳圓圓終究成為了曆史上又一個誤國的“紅顏禍水”。吳三桂因她而背上了千古罵名;李自成、劉宗敏因她而兵敗身亡。其實,她的存在不過是一個偶然現象,歸根結底還是他們自己決定了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