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善用他人智慧為己用:一個好漢三個幫(3)(1 / 2)

陸賈經常在劉邦麵前談讀論書,劉邦不願意聽,發脾氣說:“我在馬上得天下,哪裏用過詩書之道!”陸賈絲毫不怯讓步,他以史為證分辯道:“在馬上得的天下,難道還能在馬上治理天下嗎?成湯、周武王奪取政權之後,文材武將並用,這才是治理國家的長遠之策。吳王夫差、智伯窮兵黷武,而身敗名裂;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專用刑法,終於滅亡。如果秦王朝兼並六國之後,提倡仁義,效法先聖,陛下還能得天下嗎?”

這一席話說得劉邦無言以對,他雖然心裏不快,但還是覺得這話有道理,便慚愧地說:“先生是否為我寫一本秦朝何以失天下,我能夠得天下的書,來總結古今治國成敗的經驗?”陸賈很高興地答應了,後來,他果真寫了一部《新語》,劉邦逐篇閱讀後,大為讚賞。

劉邦駕崩後,呂太後專權,陸賈告老還鄉。但陸賈看到呂太後封呂氏兄弟為王,胡作非為,很為國家前途擔憂。一次,他前去找右丞相陳平。陸賈見陳平鬱鬱不樂,笑著說:“足下位極相國,封之為萬戶侯,真是榮華富貴之極,還憂愁什麼呢?是不是擔心皇上年幼,呂氏兄弟篡權?”陳平見陸賈將話說明,也直接了當:“先生有何良策,請賜教。”陸賈說:“天下平安之時,眾人皆注意丞相;天下危難之際,大家則關注將帥。將相和睦,賢能之士都前來歸附,有了賢士們的支持,天下即使發生叛亂,大權也不會分散,國家就能保持穩定,您現在為何不和太尉周勃深交呢?”

陳平依照陸賈的計謀,在太尉周勃慶祝壽辰的時候,送去了五百兩黃金祝壽,平時也注意與周勃交往,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深。這樣使得呂太後不敢肆意作亂。呂太後死後,陸賈在消滅呂氏兄弟、立漢文帝的過程中又立下了大功。

點評:

能用人者,無敵於天下。用人,需要“因時製宜”。在得天下時,重用的是武將;而治理天下時,就需要多使用有治國才能的文人。正所謂: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7.武帝用人,張弛有度

漢武帝時期人才濟濟,朱買臣也是名載史冊的一位。他出身貧寒,之所以能脫穎而出,自然得益於武帝不拘一格用人的政策。

朱買臣休妻的故事,為世人所熟知。其實根據史書記載,這對夫妻的離異,倒是女方主動。朱買臣家境貧寒,但酷愛讀書,他不善治產,隻好以打柴為生,常常一麵挑著柴擔,一麵高聲誦書。妻子怕人聽了笑話,勸他不要誦讀,他倒反而提高嗓門。妻子忍受不了這種羞辱,就主動提出離婚。買臣挽留不成,隻好同意。

過了幾年,朱買臣替上計吏駕車,到了長安。他也像當時許多士人一樣,向漢武帝上書,等了許久時日,卻沒有回音。後來幸虧同鄉嚴助的引薦,才為武帝召見,講論《春秋》、《楚辭》,得到武帝的賞識,於是拜為中大夫,侍奉皇帝左右。武帝選召文學之士侍奉宮中,組成內朝,以丞相為首的百官就相應成為外朝。國家每有重要政事,武帝就讓內朝之士秉承他的意旨與外朝官員辯論。朱買臣以中大夫侍中,自然躋身於內朝之列。一次在辯論置朔方郡的必要性時,他據理辯駁,力詘丞相公孫弘,以此嶄露頭角。

當時,因為東越經常發生反亂,朱買臣建議發兵浮海破滅東越。武帝接受這一建議,並特地任命買臣為會稽太守,讓他富貴還故鄉。買臣乘著四匹馬拉的專車,來到會稽,官府發民除道,官員迎送,從車百餘乘。朱買臣看到前妻和她的丈夫都在修整道路,就停車讓兩人坐後車到太守府邸,供給飲食。一個月後,前妻自殺身死。買臣給她丈夫一筆錢,讓他妥為安葬。又召見故人和以前照顧過他的人,都予報答。一年後,朱買臣率兵與橫海將軍韓說等破擊東越,因有功,封為主爵都尉。

漢武帝珍惜朱買臣的才幹,將他從貧困無以為生的一介平民提拔為天子的侍從之臣,但當他觸犯法律,武帝也毫不予以寬貸,朱買臣曾兩次坐事或坐法免官。後來,朱買臣等丞相三長史與禦史大夫張湯爭權,合謀排陷張湯,結果張湯自殺。武帝亦誅朱買臣等三長史。

點評:

治世之業,當擇賢才而用之,豈能以新舊為先後,以貴賤為尺度?用人應該不限資品,同時也要做到張馳有度,讓他們把自己美好的一麵充分展出來,而把自己的缺點盡量的加以彌補。

8.可用之才宜早用

金世宗是被舊史家譽之為“小堯舜”的皇帝。他在位二十九年,是金朝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他在位期間,體察下情,注重農桑,國家麵貌和百姓生活都得到了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