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那天獲救後,對尉遲敬德說:“昨天諸將都懷疑你會反叛,唯獨我不相信,將你保了下來,沒想到今天你就救了我的命。”
秦王李世民經年披甲作戰,每戰都招募了不少驍將。太子李建成心懷妒忌,又怕秦王奪自己的儲位,想招誘秦王府的驍將,以擴充自己的勢力。太子認為秦王府中的尉遲敬德最為驍勇,就寫信給他並送去一車子金銀器具,希望尉遲敬德能背離秦王,跟隨自己。尉遲敬德看了太子的信,拜辭說:“我出身微賤,一直陷落在賊寇之地,後來幸遇秦王,得到他的信任和提攜,我準備以自己的生命報答他的恩典。我向來沒有為殿下效過力,豈敢無功受祿!如果我接受殿下的惠賜,不就是心懷二意了嗎?這種徇利棄忠的行為,恐怕連殿下也是不以為然的。”尉遲敬德把這件事報告了秦王。李世民聽後感歎地說:“你對我一片忠心,使我深為感動。可今後,你恐怕不會太平了,當處處小心才是。”果然太子和齊王李元吉合謀,派人暗害尉遲敬德,刺客畏其忠勇而不敢下手。後來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和秦王的積怨越來越深,最後,終於發生了曆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在尉遲敬德等人的幫助下,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取得了勝利,接替了李淵登上皇位。
點評:
金錢買來的忠誠一定會被金錢所收買,而以真心換來的忠誠卻是金錢所不能比擬的。誠信比一切智謀更為有利,隻有學會了真誠的去對待別人,那麼,你的人生之旅才會一帆風順。
8.“得黃斤百,不如得季布諾”
一個誠實的人的基本條件就是要遵守諾言。如果你要深受別人的歡迎,你絕對不可以食言。一個遵守諾言的人所說的話,人們可以毫無疑問的相信。承諾的力量是幫助你實現成功的一股很強大的推進力。遵守諾言的最佳方式,就是輕易不要許諾。但是隻要你許諾了,就一定要做到。
季布,秦漢之際楚國人,以不輕然許諾、嚴守信義為人稱道。
季布早年事奉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多次率兵困窘漢王劉邦。項羽失敗後,劉邦懸賞千金捉拿季布,並聲稱有敢把季布藏匿在家的,罪及三族。季布不得已,逃到魯國,在朱家當了傭人。朱家知道季布是賢人,就去見汝陰侯夏侯嬰,希望他勸說高祖不要“以私怨求一人”。汝陰侯照辦了,劉邦遂赦免了季布的罪過,任命他為郎中。
惠帝時,季布做中郎將。一次,單於寫信侮謾呂後,呂後大怒,召集諸將商議對策。上將軍樊噲說:“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都曲意逢迎呂後的旨意,讚同樊噲的建議。季布卻說:“樊噲可斬也。夫以高帝兵三十餘萬,困於平城,噲時亦在其中。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麵諛!且秦以事胡,陳勝等起。今瘡痍未瘳,噲又麵諛,欲搖動天下。”季布這一席話,說得殿上的文武大臣十分震恐。呂後拂然退朝,再也不提出擊匈奴的事情了。
文帝時,季布做河東郡守。有人舉薦季布,認為他很有才能,文帝就召見了他,想讓他做禦史大夫。這時,又有人說季布雖然勇敢,但喜歡酗酒,使人不容易接近。文帝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季布到了京城,留在行邸一個月,文帝召見完了就命令他還郡。季布上奏說:臣沒有什麼功勞,卻得到恩寵,所以在河東等您治罪。現在陛下無緣無故把臣召來,一定有人拿臣欺騙陛下。如今我來了,並未接受任何事情,就讓我原路打回,這一定是有人在陛下麵前詆毀臣,陛下“以一人譽召臣,一人毀去臣”,臣擔心天下有識之士聽到這件事,會對陛下有看法。文帝聽了,覺得很難為情。過了很久,他才慚愧地對季布說:“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季布為項羽部將時,多次衝鋒陷陣,勝敵拔旗。仕漢後,他忠誠直言,為君臣敬畏。當時人們都說:“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這是當時人們對季布遵節守信的最高評價。
點評:
世界上沒有比誠信更困難的事情,也沒有比迎奉更容易的事情。裴多菲曾說:“我寧願以誠實獲得一百個敵人的攻擊,也不願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