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得人心者,方能得天下(1)(2 / 3)

四月,項羽以最高統帥的身份,尊懷王為義帝,立諸將為王、侯,遣諸侯各自就國。劉邦沒有辦法,也隻好前往南鄭。項羽當時隻給了他3萬士兵,然而,由於劉邦的深得人心,此地的很多農民都自願的跟隨他遷移到南鄭去,聚集起來也有十幾萬人。

高祖雖然來到南鄭,但他並不甘於受封為漢王。隻是考慮到自己勢單力孤,當時才沒有立即起來反對項羽,而到了南鄭,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方麵,高祖所率士卒水土不服,謳歌思念東歸,他必須立即決斷;另一方麵,項羽分封不均,齊國田榮起兵反叛,也為高祖提供了東進的機會。高祖決定出關與項羽決一雌雄。恰好丞相蕭何又向他推薦將才韓信,認為“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高祖便任命韓信為大將。韓信向高祖建議:“我們的軍吏和士卒都是山東(指函穀關以東)人,他們日夜企望東歸,借助這股士氣,可以建立大功。我們應立即決策,率軍東進。”高祖非常高興,就讓他全權部署作戰計劃。漢王元年(前206)五月,高祖以蕭何為丞相,留守巴蜀,安撫後方,自己則和韓信率領大軍暗度陳倉(今陝西寶雞東),很快占領了整個關中,楚漢戰爭正式爆發。

漢王二年(前205)十一月,正當項羽與齊、趙激戰時,高祖率兵出關向中原進軍。漢軍聲勢浩大,河南王申陽主動投降,高祖置其地為河南郡。鄭昌頑抗,被韓信擊破,也被迫投降。高祖回到關中,遷都櫟陽(今陝西櫟陽)。為瓦解敵方和鞏固後方,他下令若敵方將領率萬人以一郡降封為萬戶,開放秦朝原奉的苑囿園池,令民耕種,此策一出,大獲民眾歡心。

項羽知道高祖出關東進後,並沒有立即回師迎戰。他準備把齊國徹底擊破後,再全力對付高祖。但是聽說高祖已經占領彭城,便率領精兵3萬,急返彭城。當時高祖還在彭城置酒和各路諸侯慶功,楚軍在早晨向漢軍發動進攻。一日之中,大破漢軍。漢軍沿穀、泗二水退逃,被殺死十幾萬人。又在靈壁(今安徽宿縣西北)濉水上被項羽追上,又有十幾萬漢軍被殺死,“濉水為之不流”。高祖僅與數十騎逃脫,路上恰遇女兒和兒子,而父親和妻子卻被楚軍俘虜。

高祖退到滎陽,收集逃散士卒。這時,蕭何從關中派來增援部隊,連56歲以上的老人和不滿20歲的青年都情願被征入伍。同時韓信也收兵前來會合,漢軍複振。

漢王三年(前204)四月,項羽包圍了滎陽。高祖無奈,向項羽請和,以滎陽以西為漢。項羽準備答應,但範增認為:“現在要徹底消滅漢已很容易,如果放過這個機會,以後肯定要後悔。”於是,項羽不再同意講和,猛攻滎陽。高祖就使用陳平之計離間項羽和範增。項羽派使者來勸降,高祖讓人捧著豐盛的食物去招待。看見使者,假裝驚愕說:“我以為是亞父(指範增)的使者,原來卻是項王的使者。”然後把好菜好飯拿走,換上很差的飯菜。使者很生氣,回去報告項羽。項羽從此懷疑範增與漢私通,範增提的一些主張不再被采納。範增為此大怒,對項羽說:“天下事大局已基本定了,大王你好自為之吧。你讓我還是做一個普通百姓安度天年吧。”項羽同意了。這樣,範增就離開了項羽,還沒有走到彭城,背上生瘡氣憤而死。

五月,楚軍對滎陽的攻勢更加猛烈。在這種情況下,將軍紀信建議高祖:讓自己代替高祖假裝投降,以使高祖借機逃離。於是紀信坐著高祖的車子,從東門出降,吸引楚軍四麵包圍,高祖帶著幾十個騎兵從西門突圍而走。項羽沒有捉住高祖,氣得把紀信燒死了。

不久,項羽又向高祖單獨挑戰。高祖卻笑著拒絕說:“我和你隻鬥智,不鬥力。”然後指責項羽有十大罪狀說:“你負約王我於蜀漢,是一罪;殺卿子冠軍(宋義)以自尊,是二罪;救趙後本當還報,卻率兵入關,是三罪;燒秦宮室,私收其財,是四罪;殺秦降王子嬰,是五罪;坑秦降卒20萬,是六罪;分封不均,是七罪;趕義帝出彭城,自己為郡,是八罪;暗殺義帝,是九罪;為人臣而殺主,為政不平,是十罪。我率領義兵和諸侯一齊來誅滅殘賊,又何苦與你單獨挑戰呢?”項羽聽後大怒,彎弓射中了高祖的胸部。

到十二月,雙方在垓下會戰,漢軍30萬人團團圍住了項羽。

項羽當時已兵少糧盡。一天夜裏,他突然聽到漢軍四麵皆歌楚聲,以為漢軍已全部占領楚地。心中悲傷,便起來在帳中飲酒。他讓美人虞姬陪飲,命人牽來心愛的坐騎“騅”,然後悲歌慷慨地唱著:“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則和唱說:“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二人唱了幾遍,虞姬就飲淚自刎。項羽淚流數行,跨上駿馬,率騎兵800人,連夜突圍而出。

天亮以後,漢軍才發覺項羽已經突圍。高祖令騎將灌嬰率騎兵5000追擊。項羽渡過淮河,隻剩下100多人隨從。到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由於迷路,又陷入大澤。項羽引兵向東,至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被灌嬰追上。這時項羽身邊隻有28騎,奮力與漢軍三次激戰,殺死漢軍幾百人,最後拔劍自刎。楚漢戰爭終於以高祖的勝利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