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家訪,與家長溝通至關重要(2 / 2)

(1)讓家長知道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

教師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學生的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學生都做了哪些工作等等,教師最好要擬定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產生老師對自己的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以及班主任工作細致、認真負責的好印象,這樣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溝通。

(2)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

青年教師在同家長進行交流的時候,最令他們感到頭疼的就是麵對“差生”的家長。麵對孩子可憐的分數,無話可說;麵對家長失望的歎息,無言以對。對於“差生”,我們不能用成績這一個標準而否定學生,要盡量發掘其閃光點,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進步,看到希望。教師對於孩子的缺點,不能不說,但是也不要一次說得太多,不要言過其實,更加不能說“孩子很笨”類似這樣的話。在說到學生的優點時要熱情、有力度,而在說學生缺點,語氣要舒緩婉轉,這樣就會讓家長感到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隻要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更主動地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

(3)讓家長明白他的意見很重要

教師要誠懇謙虛,專心地傾聽家長的表述,讓家長感到自己很受教師的重視。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衝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在一個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於傾聽的班主任麵前,常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當家長傾訴的時候,教師要認真耐心的傾聽,同時還要輔以相應的眼神和動作,中間插一些“對”或者“是”之類的短語進行呼應,最好還要用筆將一些重點記錄下來;同時要表現出對家長心情的理解,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可以對學生情況有更全麵的了解。

以理服人

當麵對自己的孩子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時,通常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會感到束手無策,家長們會感到很苦惱,也很焦急,他們極其迫切地想要從班主任那裏找到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如果我們班主任能夠及時地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議,將會增加家長對你的感激和信任,從而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在給家長建議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語氣要委婉

青年班主任麵對的是比自己年長的家長,不能居高臨下,我們不要使用“你應該”或“你必須”這樣命令性的字眼,而應該說“我認為”或“你認為怎樣”這些婉轉、協商口氣的詞語,這樣家長更樂意也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當然,教師也不能太過謙虛,當教師確定無疑的時候,教師也應當采取十分肯定的語氣,要讓家長們相信你所給出的意見是毋庸置疑的。

(2)要有針對性

教師在解答家長提出的疑惑,給予家長一些建議和幫助的時候,一定要具有針對性。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談,讓家長不著邊際,聽上去全有理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產生失望情緒,進而對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

(3)要科學實用

教師在給家長建議的時候要做到條理清晰、言簡意賅,最為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科學實用。教師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千萬不要說,記不清楚的事情也不能輕易說,教師要做到實事求是,切不能言過其實,故作高深。如果我們的建議不科學、不合理,在家長心中的威信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要加強自身的理論素養,積極探索,勤於思考班主任工作的藝術十分重要。

不管教師運用什麼樣的方式和技巧跟家長進行溝通,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到以誠相待,用真誠的心換家長的心,同時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理論水平,唯有如此才能架起家長和教師之間心與心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