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造性的勞動中實現自我
我們說教師職業是一種幸福的職業,這裏傳達的隻是一種可能性,教師職業的幸福還需要教師自身去創造。教師的勞動本身是一種藝術性的創造勞動。教育教學沒有固定的程式,需要教師不斷地開拓創新。一旦有所發現,有所收獲,教師便樂在其中了。
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首先表現在教師將精練的教材賦以豐盈的內涵,將抽象的教材寄予生動的內涵,將統一的教材賦以個別化的內涵。教書匠抱著不變的教材,追求精確的預定結果,而一個好教師、能夠感受到幸福的教師則特別注重教育過程中創生出新的意蘊。教師勞動的對象是人,而人是千差萬別的,要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教師就得充分發揮創造性。教師勞動的性質決定了教師必須學識淵博,並且每時每刻都要開動腦筋,創造性地處理各種問題。例如,由於教師的點撥,學生想出了更為簡便、快捷的解題方法;由於教師的幫助,使學生改掉了不良學習習慣,積極上進;或者由於教師的輔導,使學生在各種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這些無不閃耀著教師創造性的智慧的火花,而由此帶給教師自己的成就感更是令教師幸福不已。
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還通過在教育教學過程的不斷探索與發現得以體現。這種探索與發現不僅包括教學方法的更新,對教材內容的充盈、教學效果的突破,還尤其包括在實踐中不斷有所感悟、並上升為理論成果。當今時代飛速發展,教師必須做一個研究者,將教學與科研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有著科研的天然優勢,能從實踐中獲得經驗,上升至理論又回到實踐中,指導實踐、並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當他們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並指導實踐取得了實效時,會獲得一種無可比擬的欣慰和成功的喜悅。這,就是幸福!
在教學相長中提升自我
先生創造學生,學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陶行知教師並非隻是奉獻,隻是付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培育學生,自己也得到一種發展、升華,在師生互動中實現師生共進。
教育不僅是讓教師的精神永遠融入學生心靈、滋潤學生未來生活,更是師生發展相得益彰的、共同提高的過程。在魏書生看來,他教語文越來越輕鬆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從每位學生的心裏都找到了自己的助手。這些助手不僅幫助他完成教學任務,也幫助他提高教學水平。因為在與這些助手的交往中他不斷加深著對學生心靈世界的認識,不斷加深著對一屆又一屆不同性格特點、思維特點的學生的認識,從而根據學生的心理實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講,越是學習後進的學生,越是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就像醫學上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愈疑難雜症的患者時提高的一樣。的確,學生的成長不是對教師生命的剝奪,教育也不是以損失教師來造幸福於學生,而是在師生的教育互動中。教師必須也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發展自己,成為一個稱職的教師。這種提升、發展就是教師自身價值的肯定和生命意義的升華,是教師的莫大幸福。
教師幸福來自於和諧關係的建立
和諧的人際關係給人帶來安怡、幸福。教師是人,有著與常人一樣的生活與交往,更有與常人不一般的師生關係。教師的幸福,離不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師的幸福,來自於對美好師生情誼的深刻體驗。在教育過程中,師生在幸福上是相互感染的。教師辛勤的勞動和坦誠之心,一旦感染了學生,就會引起學生對教師由衷的敬愛。在幸福上,師生相互感應,不斷激蕩,達到一種和諧共享的融合境界。教師傾心育生,學生亦以真情相報,彼此共享教育的幸福空間。
和諧的師生關係要靠師生共同努力去營造,隻有彼此坦誠相待,真情相對,才可能收獲甘甜的幸福。不管是聰明乖巧受過你誇讚鼓勵的學生,還是因言行不當受過你批評教誨的學生,也不管是當時便感激師恩,還是過後甚至若幹年以後才有醒悟甚或一直不明了卻受之引導,良師的教誨都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有什麼能比蕩滌他人靈魂並令之受益終身更幸福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