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隻篇幅是狡猾的,它就是根據不同需要以兩種標準(有四足、有翼)做了不同的劃分。但根據現代生物學的分類,蝙蝠應屬獸類,因為它具有獸類的特有屬性“哺乳”、“四足”等。要注意的是,在一次劃分中,標準卻隻能有一個。把“書”分為“自然科學的書”、“社會科學的書”、“中學生用書”、“其他學生用書”就是在一次劃分中使用了學科和學生類別兩個標準,這樣,使得劃分後的幾個種概念成為相容的。王蘭所買的書既屬於“自然科學的書”,又屬於“中學生用書”,而這兩種書又不在一起,她當然不知去一樓還是三樓。又如,把“中國畫”劃分為“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工筆畫、寫意畫”也是使用了不同的標準,使我們對“中國畫”不能有明確的了解。這種錯誤叫做“標準不同一”。連續劃分是多次劃分,當然可以使用不同的標準。如“學生”可分為“男學生”和“女學生”,而“男學生”又可分為“團員學生”和“非團員學生”,第一次劃分使用性別作為標準,第二次的標準卻是政治麵貌。
在劃分過程中還有一個原則要遵循,那就是劃分所得的種概念外延之和要等於屬概念的外延。某地有一年高考錄取分數線為520 分,招生委員會為了便於管理把考生的檔案分成兩類:一類是520 分以上的,另一類是520 分以下的。在歸檔時,工作人員發現有一些考生的分數正好是520 分。他們犯難了,因為把這些考生歸入第一類、第二類都不行。招生委員會所做劃分的錯誤就在於,劃分所得的各概念外延之和小於屬概念的外延,這樣就把一些種概念排除在屬概念之外,這種錯誤叫“劃分不全”。有時,劃分後的種概念很多,無法或沒有必要一一列出,我們要用“等”加以說明。如可以對“自然科學”這樣劃分:“自然科學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劃分後各概念的外延之和也不能大於屬概念的外延,否則會把不屬於屬概念的東西歸入它,如把“動物”分為“原索動物、脊椎動物和微生物”就把不屬於“動物”的“微生物”當作它的種概念,使我們對“動物”外延的認識產生混亂。
格言小語
思維的特殊的先天形式雖說具有客觀性,但仍然隻是被認作主觀的活動,用一種係統化的方式列舉了出來,而這些係統化的範疇,隻是建築在心理的和曆史的基礎上的。
——黑格爾